衢州市江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01 衢州市江山市统计局

江山市统计局

2013年3月6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调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促经济与惠民生的有机结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适度回落后的平稳增长格局,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1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23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73.56亿元,增长10.6%。在第三产业中,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及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6.0%、16.0%、19.3%和12.0%;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9.4∶58.3∶32.3调整为9.2∶56.7∶34.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5821元,合5675美元,比上年增长8.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其中食品类上涨4.4%;居住类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0%;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烟酒类上涨0.1%。

全市新增就业人数6321人,有2889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35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9547公顷,比上年下降0.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834公顷,增长0.4%;油料播种面积9964公顷,下降1.2%;蔬菜种植面积8303公顷,增长0.6%;果用瓜种植面积564公顷,下降11.2%。

全年粮食总产量22.82万吨,比上年增长0.3%;油料产量1.53万吨,下降8.1%;食用菌产量11.60万吨,下降3.4%;果用瓜产量1.76万吨,下降23.0%。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79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772公顷。森林面积13.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6%。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80.5万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7.31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猪肉6.16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30.71万头,下降3.1%;家禽出栏886.19万羽,增长2.7%。蜂蜜产量24408吨,牛奶产量50吨。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9个,五类单项创建达标村47个。完成农村住房改造5241户,拆除旧屋9040户。完成整治村30个,新解决2.38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农村沼气池417个,累计0.985万立方米,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个,全市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178.6万人次。全年累计培训农民11018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3857人。安置下山搬迁农户2025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0.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297.05亿元,增长3.3%,其中:重工业221.76亿元,增长1.0%;轻工业75.29亿元,增长11.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92.97亿元,增长2.5%,产销率达到98.63%。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7.48亿元,增长17.0%。

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290家,比上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4家,增加8家。大中型企业达到20家。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完成产值34.80亿元,比上年下降4.1%;建材行业产值27.39亿元,下降24.4%;电气机械及器材行业产值90.90亿元,增长14.4%;竹木加工行业产值39.35亿元,下降6.5%;金属制品业产值13.98亿元,增长29.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8.90亿元,增长5.0%。

建材行业中水泥产量921万吨,比上年下降8.4%。黑色金属冶压业中钢材产量31662吨,下降13.0%。纺织、服装类产品中纱产量10281吨,增长5.1%;服装产量77万件,下降78.1%。全年发电量4.51亿千瓦时,增长4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5.45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利润总额23.74亿元,下降12.1%。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338.52分,比上年降低42.09分。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全市39家纳入建筑业统计范围的资质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71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施工面积77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4.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46亿元,增长139.3%。第二产业投资55.4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52.54亿元,增长14.1%。

全年制造业完成投资43.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2%。木材加工业投资7.81亿元,比上年下降38.2%;电气机械及器材业投资7.9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2.72亿元,比上年下降31.0%。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1.67亿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2.14亿元,增长80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12.27亿元,增长5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4.1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56亿元,比上年下降37.3%。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61.23万平方米,下降10.4%;竣工面积17.23万平方米,下降55.7%;销售面积25.56万平方米,增长25.3%,其中住宅销售19.20万平方米,增长39.6%,商业营业用房1.27万平方米,下降42.1%。商品房实际销售额17.51亿元,增长12.7%,其中住宅13.81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68亿元,增长1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7亿元,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0.88亿元,增长14.6%;零售业零售额57.03亿元,增长13.8%;住宿业零售额0.66亿元,增长11.4%;餐饮业零售额6.78亿元,增长29.7%。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94亿元,增长19.8%。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8.6%,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30.9%,汽车类增长20.3%。

全市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3个,实现成交额39.06亿元,比上年下降1.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70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出口总额459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