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3-04-01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统计局

临河区统计局

2013年3月20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经济总量;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城镇化,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打响绿色、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农业强区;切实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稳定,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临河”的工作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向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5亿元,同比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同比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2: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639元。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4%。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六增一减一持平”,食品类价格上涨6.2%,居住价格上涨5.0%,烟酒价格上涨1.5%,衣着类价格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均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与去年持平。

就业情况喜人。年末,全区全部从业人员32.7万人,同比增长2.9%。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92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6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7%,低于控制目标0.0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3万人。城镇就业再就业培训206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895人,就业率92%;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421人,创业培训917人,其中,培训后成功创业614人,创业成功率67%。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66万元。核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万人。核定征缴失业保险费550万元。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区本级完成22.3亿元,增长7.3%。开发区完成1.4亿元,增长12.2%。本级收入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7.7亿元,增长3.9%;上划自治区完成1.4亿元,下降2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亿元,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亿元,增长3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亿元,增长24.7%;医疗卫生支出2.5亿元,下降9.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亿元,下降11.3%;农林水事务支出3.1亿元,增长32.6%;交通运输支出1.4亿元,下降29.4%;住房保障支出5.3亿元,下降1.6%。

招商引资成果显着。全年共引进国内资金61.9亿元,增长14.5%。其中,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6.1亿元,增长15.1%,引进区内(市外)资金15.8亿元,增长12.9%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增加值39.5亿元,增长4.4%。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08.9万亩,比上年减少0.3万亩。

种植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114.4万亩,比上年增加8.6万亩,增幅8.2%,粮食总产量为65.1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幅2.5%。其中:小麦面积38.1万亩,比上年增加8.6万亩,总产量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增长8.6%。玉米面积75.4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总产量51.1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增长1.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4.5万亩,比上年下降8.7%。其中:葵花作物面积65.3万亩,比上年减少0.6万亩,总产量13.9万吨,比上年减少1.9万吨,减幅12.2%。分品种看:花葵面积59.9万亩,比上年减少2.2万亩,减幅3.7%,总产量12.7万吨,比上年减少2.3万吨,减幅15.5%;油葵种植面积5.3万亩,比上年增加1.6万亩,增长42.3%,总产量1.3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增长35%;西瓜种植面积2.3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增长了13.8%,总产量7.5万吨,比上年减少0.4万吨,减幅5.4%;蜜瓜种植面积3.5万亩,比上年增加0.9万亩,增长35.3%,总产量8.9万吨,比上年增加0.99万吨,增长5.4%;白瓜籽种植面积2.9万亩,比上年减少3.8万亩,减幅56.9%,总产量0.3万吨,比上年减少0.5万吨,减幅63.8%;黑红瓜籽种植面积1.6万亩,比上年减少0.9万亩,减幅36.3%,总产量0.2万吨,比上年减少0.2万吨,减幅45.6%;蔬菜面积17.5万亩,比上年减少5.1万亩,减幅22.6%,总产量为56.3万吨,比上年减少48.7万吨,减幅46.4%。其中:番茄面积5.7万亩,比上年减少5.8万亩,减幅50.6%,总产量19.1万吨,比上年减少45.9万吨,减幅70.6%。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区家畜总头数170.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0.7万头(只),增长6.7%;家畜饲养量达到453.1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2.3万头(只),增长2.8%。牛存栏2.3万头,比上年减少0.4万头,减幅15.2%,其中:奶牛存栏1.7万头,比上年减少0.16万头,减幅8.8%;羊存栏153.1万只,比上年增加11.7万只,增长8.3%。羊饲养量达到395.1万只,比上年增加14.1万只,增长3.5%。羊出栏262万只,比上年增加2.4万只,增长0.9%。羊的出栏率、商品率达到185.4%、179.1%;生猪存栏11.3万头,比上年减少0.5万头,减幅0.2%;生猪饲养量29.9万头,比上年减少1.5万头,减幅4.9%。出栏肉猪15.7万头,比上年减少1.9万头,减幅10.8%。猪的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132.5%和88.9%。

林业生产成较显着。全年投资7亿元,栽植各类苗木1500多万株,完成人工造林8.5万亩,现在全区有林面积为3370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436公顷,林网四旁植树面积5691公顷,森林覆盖率19.4%,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47.3万立方米。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82.2万千瓦,增长10%。机耕面积达16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9%;机械播种面积15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4.2%;机械收获面积8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7%。农村用电2076.9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5.5万吨。全区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8万亩,其中:大中棚9831亩,日光温室8368亩;建成规模养殖场47个。完成土地流转10.08万亩,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45.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5万亩、土地整治18万亩、节水灌溉5.8万亩。投资9225万元,完成通村油路工程145公里,惠及8个乡镇12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2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增长22.5%;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长25%;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52.4亿元和27.6亿元,增长14%和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