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5-27 上海市普陀区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4.76亿元,可比增长7.3%。全年实现区级税收29.5亿元,增长3.9%,占区级税收比重为47.2%,比上年下降1.6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商品房投资138.15亿元,增长4%。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8.15亿元,增长36.9%;私营经济完成投资40.45亿元,下降27.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5.06亿元,下降81.4%。按用途分,住宅投资75.72亿元,办公楼投资17.35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08亿元。全年住宅施工面积221.14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27.94万平方米,分别下降12.6%和61%。商品房销售保持增长。全年商品房出售5971套,增长9.9%;销售面积54.78万平方米,下降2.7%;销售金额138.06亿元,增长15%。全年存量房成交11526套,增长31.5%;成交面积77万平方米,下降0.8%;成交金额148.03亿元,增长9.6%。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96户。

七、对外经济

全年引进外资项目92个,引进合同外资6.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2%,实际到位资金6.15亿美元,增长8.1%。全年进出口总额15.87亿美元,增长0.3%。其中,进口总额7.49亿美元,增长5.1%;出口总额8.38亿美元,下降3.6%。全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3.39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5亿美元,分别下降6.5%和1.5%。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6.93亿美元,下降10.5%;加工贸易出口7704.3万美元,下降10.2%。出口市场以亚洲、欧洲为主,全年出口亚洲市场3.6亿美元,欧洲市场2.11亿美元。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2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6982.8万美元,分别增长2.4%和0.7%。

八、工商登记

年末实有注册内资企业4358户。其中,企业法人2454户,营业单位1904户。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402户,集体企业687户,股份合作制220户,公司3012户;按产业划分:第二产业494户,第三产业3864户。内资企业注册资金402.21亿元,增长6.4%。

年末实有注册外资企业1282户,比上年下降3.1%。按企业类型分:独资企业1122户,合资企业141户,合作企业19户。按产业划分:第二产业328户,第三产业951户。外资企业注册资金12.06亿美元,下降3.2%。

年末实有注册私营企业22758户,比上年增长6.5%。其中独资企业2182户,合伙企业152户,有限责任公司20424户。累计注册资金506.7亿元,增长11.9%。年末实有注册个体工商户15197户,增长5.4%。按产业划分,第二产业46户,第三产业15150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3120户,住宿餐饮业549户,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19户。累计注册资金3.67亿元,增长34.9%。

九、市政建设和管理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13号线部分区段试运行,配合推进轨交14、15号线前期相关工作。大渡河路完成全面改建并通车,完成宜川路、云岭西路等一批道路的拓宽、整治和大修。启动真光路桥新建工程,推进金沙江路人行天桥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江宁路桥危桥改造。完成桃浦河、新槎浦等8条河道疏浚工程建设。排水、消防等市政设施建设稳步开展。开工建设桃浦西路积水点改善工程,推进云岭西排水系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武威东路、华联路等4条道路给水管网铺设以及岚皋路、水厂路等14条市政道路和上述4条道路新增消火栓工程。

至年末,全区实有道路长度239.07公里,增长1.4%;车行道面积达到386.38万平方米,增长2%;人行道面积150.44万平方米,增长2%;桥梁110座,增长3.8%;排水管道长度463公里,增长1.3%。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金光二期、沪嘉北A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李子园A、507坊、402坊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按计划推进。华明电力公司地块公租房项目即将开工。年内新落实廉租租金配租家庭778户,发放配租租金3714.7万元,至年末,累计向7105户配租家庭发放租金1.74亿元。

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上海市实施细则,开展新一轮旧改工作。成立了房屋征收中心和征收事务所。启动了新渡口、老真北二期2个旧改基地,老真北一期、锦绣里、中山桥128坊、合利坊等4个历年结转基地的房屋拆迁补偿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共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3.09万平方米(含外环林带拆除的桃浦农民老宅基),完成征收3013户。

十、科学技术

推进科技产业对接“大张江”战略,张江普陀园经整合、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小巨人企业6家。全年区财政科技投入3.03亿元,带动90家科技企业实施自主研发项目380项。年末在册民营科技企业1818家,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183.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5%。至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5家。

全年获得国家、市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58项。其中,新产品计划项目8项,“火炬计划”项目3项。获得国家、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1315万元。其中,国家创新基金支持1070万元。全年登记技术合同356份,技术合同额9.11亿元。专利申请2050项,专利授权1541项。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科技进步奖17项,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

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制定普陀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全区“百兆到户、千兆到楼”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4%居民小区光纤入楼改造,在区政府办公楼、企业服务中心等实现热点WLAN覆盖。加强TD试点示范区建设项目应用,运行交通路况手机查询、虚拟商城、智能停车、移动办公等10个项目。

十一、教育

加快教育资源建设,华师大四附中、上师大附属二实验、曹杨二中园区、同济二附中高中部等四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教育公建配套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大华清水湾三期小学(师大附小分部)、祥和小学、长寿路第一小学、安居金光一贯制学校(文达学校)、尚阳外国语学校、郑家宅幼儿园等六所学校正式开办。教育改革稳步推进,试行非上海户籍人员子女入园积分制,各街道镇所属托儿所逐步纳入区教育局统一管理。推进长征镇、桃浦镇、石泉街道和曹杨街道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并在石泉街道、甘泉街道试行本市户籍人口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区内随迁子女全部纳入公办教育体系。完成上海市实事项目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建设。

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继续加大,2012年达到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8%。年末普通小学26所,在校小学生1.88万人;普通中学49所,在校学生3.87万人;幼儿机构82所,在园儿童2.7万人。2012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6.7%。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年末学校教职员工达到8828人。继续推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年末新增校园网22个,累计1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