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双城市统计局 2013年3月18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融入哈尔滨、建设大双城”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7亿元,增长10%。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6%、50.5%、38.9%。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0.5:23.6:45.9调整为29.6:27.6:4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023元,同比增长22.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92.1亿元,同比增长7.7%;林业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15.2%;牧业产值79.4亿元,同比增长7%;渔业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4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7.9%。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0.6万亩,同比增长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4万亩,同比增长3.1%。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1.64亿斤,同比增长10.7%。 全市大牲畜、奶牛、生猪、家禽存栏为581523头、293769头、494868头、1472万只,分别增长0.3%、0.7%、8.0%、0.7%。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0万千瓦,同比增长9.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74657吨,同比增长1.6%。全年农药使用量778吨,同比增长0.8%。全年地膜使用量1176吨,同比增长0.9%。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2400公顷,增长14%。年末实有耕地350.2万亩,其中水田20.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工业总产值326.3亿元,同比增长2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增加值完成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主营业务收入101.7亿元,增长14.8%;利税总额11.2亿元,增长19.3%;利润6.1亿元,增长27.6%。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5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1家,实现建筑业产值29849万元,增长2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9983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564663万元。第一产业投资273912万元,增长41.9%;第二产业投资853731万元,增长45.2%;第三产业投资437020万元,增长23.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884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实现416291万元,同比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181141万元,同比增长5.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增长,城镇和乡村实现零售额分别为63.7亿元和13.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和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9.1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1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6.4亿元;非国有70.7亿元。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7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3%。进口总额9888万美元,同比增长28.2%;出口总额834万美元,同比增长83.3%。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实现134579万元,同比增长3.1%。 年末公路总里程2032.4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16公里,乡级公路533.1公里。通车率100%。 全年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1907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02%;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790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05%。公路运输货运量290万吨,增长0.3%;公路运输客运量340万人,增长9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9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994万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2000万元,增长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96177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41126户。年末互联网用户52666户。全年用电量6906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03888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4709万元,同比增长3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369万元,同比增长34.3%。全年财政总支出343222万元,同比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7938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61747万元,同比增长33.3%;科学技术支出1923万元,同比21.6%;医疗卫生支出23459万元,同比下降3.6%;农林水事务支出59437万元,同比增长16%。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实现6956万元,同比增长1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5亿元,同比增长13.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4.4亿元,增长16.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1.1亿元,增长28.6%。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503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03万元,同比增长473.7%;人身险保费收入8300万元,同比增长4.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32万元,同比下降47.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园)251所,其中,普通中学45所、小学107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98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911人,其中,高中9552人,初中20359人。小学在校学生44625人。普通中学教职工2950人,小学教职工293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费用支出1923万元,增长21.6%。全年我市举办科技培训班50期。年底我市有科研所16个,自然科学学会30所,攻关项目2个,推广项目5个,当年获专利授权数62件,发明专利数10件。农村技术推广站24所,水利站24所,畜牧兽医站24所,林业指导站24所。全市具有高级职称人数747人,中级职称人数3871人,初级职称人数526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站2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60场次。全年电影放映2952场次,观众324千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9万册(件),年总流通量87千人次。电视台1座。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100%。 全市有医疗机构29家,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24家。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其中医生2057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1460张。全市农村建有村卫生室354个,社区服务站6个。卫生防疫人员49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