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3-06-28 哈尔滨市道里区统计局

哈尔滨市道里区统计局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超越自我,奋勇争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6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28.3%、69.7%,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30.0:67.3,调整为2.8:29.5:67.7。

财政收入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亿元,为预算的115.8%,同比增长35.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亿元,为年预算的111.2%,同比增长22.8%。

农业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农业产值5.9亿元,增长13.7%;林业产值0.03亿元,增长13.7%;牧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0.4%;渔业产值0.3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11.6%。

粮食播种面积2.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36.3%。其中,水稻产量0.7万吨;玉米产量9.1万吨。蔬菜、瓜果产量18.2万吨。其中,蔬菜产量17.8万吨;甜瓜产量0.2万吨。

大牲畜存栏3.9万头,比上年增长3.9%。其中,奶牛存栏3.7万头,增长4.9%;生猪存栏10.7万头,增长3.8%;蛋鸡存栏301.1万只,增长13%。

全年肉类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8%、6.8%、20.5%。奶类产量13.4万吨,增长5.0%;禽蛋产量2.7万吨,增长10.9%。

全区特色养殖业蓬勃发展,全年笨鸡、貂子、狐存栏分别为6.9万只、4.6万只、0.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48.5%、33.1%、22.4%。

全区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12处,奶牛规模饲养量达到6200头。

全区大棚发展到5990栋、日光节能温室797栋、育苗温室706栋。新认证无公害品种50个,累计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种达到116个,高科技示范园区和蔬菜基地村发展到42个。全区在201栋温室内进行叶菜、食用菌冬季生产,上市量达到152万公斤。全区完成农村造林绿化1327亩。

全区投资2.1亿元,完成老机场路一期10公里改造,投资3100万元,改造江南中环路2.7公里,投资120万元维护哈双北线破损路面,确保全区农村道路的畅通。投资91万元解决3个村屯33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打抗旱灌溉井10眼,维修机电井65眼、抗旱设备20台套。新建松森、蛙林、盛宇3处大型沼气工程并投产运行。

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比上年增长8.9%,占农村劳动力的64.2%。其中,女性转移1.3万人,增长28.5%。转移人员从事农、林、牧行业1.0万人,增长7.0%;建筑业0.6万人,增长7.6%;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0.4万人,增长24.0%。劳动力转移国内3.6万人,增长9.1%;转移省内3.3万人,增长13.3%;转移国外0.07万人,增长1.6%。其中转移韩国0.05万人,增长20.3%。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收入达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五个乡镇本级财政实现5744万元,增长14%。全区化解村级债务520万元,增长6.9%。发放各种涉农补贴资金2352.7万元。

工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7户,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9户。

建筑业

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227户,实现增加值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5.4%;完成总产值182.1亿元,增长38.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45.4亿元,增长6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5.7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15639元/人。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增幅比上年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和其它投资完成164.1亿元,增长50.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8.2亿元,增长42.6%。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3亿元,增长4.5倍;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1.9亿元,增长35.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67.1亿元,增长46.6%。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比上年增加14个;完成投资234.0亿元,增长61.3%。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9%。

国内贸易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66.1亿元,增长19.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5亿元,增长20.7%。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48.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2.9%;五金、电料类增长58.4%;化妆品类增长10.5%;金银珠宝类增长24.0%;日用品类增长2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7%;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8%;中西药品类增长13.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6%;家具类增长5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18.0%。

对外贸易

全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72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出口总值24905万美元,增长44.1%;进口总值2309万美元,增长1.1%。

从国别地区看,贸易伙伴已扩大到58个国家和地区,占比最大的前三大洲是欧洲、亚洲、北美洲。进出口总值居前的国家是印度、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分别为3800万美元、2800万美元、2000万美元、1200万美元、800万美元。

从产品种类看,出口额居前三位的产品分别是医药类、家具及其零件和机电产品,分别为7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何1000万美元。进口额居前三位的产品分别是医药原料及设备、各种机械和木材,分别是1200万美元、40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

招商引资

全区实现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55.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5%;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50%。

个体私营经济

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数2.6万户,注册资金18.7亿元,其中,城镇登记户数2.4万户,注册资金16.5亿元。私营企业户数1.12万户,注册资金12.5亿元。其中,城镇登记户数1.10万户,注册资金1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