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潞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潞城市统计局 2012年4月5日 2011年,在潞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长治市各项决策部署和潞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发展主线,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突出狠抓项目建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75.7:20.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920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181美元),增长15.3%。 全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一般预算收入4.7579亿元,增长12.3%。税收收入11.2亿元,增长13.6%。一般预算支出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亿元,增长33.5%,医疗卫生支出0.6662亿元,增长35.9%,科技、教育、农业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21.3%、5.3%、23.5%。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99391人,比上年增加3442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5567人,增加1459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1789人,增加1025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2035人,增加958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300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7%。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0336公顷,比上年减少0.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8444公顷,减少0.2%。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5135公顷,增长2.4%;小麦种植面积2243公顷,减少6.8%。蔬菜种植面积1615公顷,减少3.6%。 全年粮食产量119621吨,增产9.0%。其中:夏粮5269吨,增产16.1%;秋粮114352吨,增产8.3%。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928吨,比上年增长24.9%。其中,猪肉产量4290吨,增长5.1%;牛肉产量1287吨,增长5.7%;羊肉产量245吨,增长14.8%。年末生猪存栏56194头,增长1.0%;生猪出栏51049头,增长5.1%。牛奶产量3191吨,增长89.9%。禽蛋产量4800吨,增长54.8%。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277万元,增长9.4%。其中:农业总产值39104万元,增长9.0%;林业总产值4305万元,增长21.3%;牧业总产值14699万元,增长7.0%;渔业总产值234万元,增长8.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36万元,增长2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全年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82.2亿元,增长31.7%;实现工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24.9%。 主要产品产量中,全社会原煤、洗煤、水泥产量均实现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8%、7.0%、增长4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量中化肥、生铁、钢材和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4%、28.23%、29.9%、7.4%;焦炭产量比上年下降0.9%。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40.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7%;实现利润2.18亿元,增长126.4%。 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94万元,比上年增长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亿元,增长42.6%。其中:城镇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48.0%;农村完成投资2.4亿元,同比下降1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投资41.2亿元,增长39.1%;第三产业投资13.2亿元,下降3.3%。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完成投资31.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66万元,增长19.8%。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716万元,增长1.6%。商品房销售额4741万元,下降67.2%,其中住宅销售额为4341万元,下降64.9%。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50万吨,比上年增长7.1%;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20万吨,增长7.5%。全年全市向市外运输焦炭302.6万吨,比上年减少8.5%。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5.7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14.6亿千瓦小时。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增长1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8亿元,同比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0.7亿元,同比增长32.3%。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754.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94公里。全年客运量131万人,增长1.6%;旅客周转量5710万人公里,增长3.2%;货运量765万吨,增长7.4%,货物周转量50656万吨公里,增长8.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61万元,增长32.0%;电信业务总量9154万元,增长1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83万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7万户,比上年增长31.1%。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近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9.3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2亿元,比年初增加7.1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36.8亿元,增加5.3亿元,增长7.4%。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12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6542万元,增长2.9%;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758万元,增长15.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803万元,增长63.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256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2547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4所,其中:小学90所,初中11所,高中2所,职高1所。各类学校在校人数32483人,其中:小学生16581人,初中生8937人,高中生4357人,职业高中生2608人。各类专任教师数2455人,其中:小学教师1300人,中学教师976人,职业高中教师179人。全市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4852人,幼儿园教师258人。 全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76人,其中中级技术以上技术人员2405人。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90件和12件,分别比上年增加30件和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