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黎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黎城县统计局 (2012年4月20日) 2011年,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27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51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7625万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24万元,增长11.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2:46.4:43.4调整为10.3:49.6:40.1。 年末城镇从业人员8284人,其中在岗职工8083人。乡村从业人员658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4%。一般预算收入15497万元,增长33.38%。其中,增值税2456万元,增长7.20%,营业税4223万元,增长42.77%,企业所得税964万元,下降24.71%。一般预算支出665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06%,重点保障教育、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公共安全分别增长16.97%、6.03%、29.55%、35.28%、5.55%。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116.7公顷,增长3.85%;油料种植面积235.7公顷,下降18.64%;蔬菜种植面积824公顷,下降21.25%。 全年粮食产量68603.9吨,同比增长8.81%,其中夏粮11249.6吨,增长16.34%;秋粮57354.3吨,增长7.45%。油料产量358.3吨,下降29.51%;蔬菜产量9241吨,下降0.52%。 全年肉类总产量4304.9吨,增长11.15%;禽蛋产量4859.97吨,增长111.7%;奶产量807.72吨,增长35.71%。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07.6万元,增长6.88%。其中,农业总产值23617.4万元,增长1.08%;林业总产值6227.9万元,增长4.03%;牧业总产值14662.3万元,增长24.65%,渔业总产值50万元,下降6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625万元,增长22.9%,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628.5万元,下降28.9%,重工业增加值128996.5万元,增长36.6%。产品销售率93.3%。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8.5,比上年增长30.2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8802.3万元,比上年增长46.74%;实现利税18669.4万元,增长-19.75%,其中实现利润5723.8万元,增长-46.98%。亏损企业亏损额87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3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111.5万元,比上年增长46.55%。其中竣工产值795万元,实现利润159.4万元。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550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79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520万元,比上年增长51.7%。按城乡分:城镇以上投资207847万元,增长37.78%,农村投资21673万元,增长4770.3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946万元,增长122.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567万元,增长11.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6007万元,增长147.03%。按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156946万元,增长112.2%;安装工程投资10532万元,下降34.02%;设备工器具投资58329万元,增长24.09%;其他费用投资3713万元,下降74.16%。 全县全年施工项目个数80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6个,建成投产项目72个,新增固定资产192995万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3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1%。商品房施工面积45832平方米,增长79.9%,商品房竣工面积25570平方米,增长156.4%。 五、能源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产值增长,产值能耗下降。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473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3%;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45429.83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35.9%;产值能耗0.8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 六、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9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908.6万元,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689.8万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5982.4万元,增长18.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989万元,增长24.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年末全县营运车辆1180辆,增长5.4%。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公交汽车15辆,出租汽车70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6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87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581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54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2157户;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达10428户。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3.4万人次,增长64.3%;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0.87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260万元,上升9.4%。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886万元,比年初增长2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1210万元,比年初增长18.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4297万元,比年初增长13.0%,其中短期贷款128934万元,比年初增长12.0%,中长期贷款3563万元,比年初下降105.5%。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475.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784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156.85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58.48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76.80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181.6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908人,在校学生2786人,毕业学生900人。全县普通初中学校10所,全年招生2525人,在校学生7168人,毕业学生2524人。普通小学学校133所,全年招生2161人,在校学生13757人,毕业学生2610人。职业中学全年招286人,在校生882人,毕业学生42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482人。 全年全县申报各类各项科技计划共26项。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8项,比上年增加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项。全年全县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奖3项,其中有2项技术获得省科技奖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全年检定计量器具705台件。为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换发代码证书319家,年鉴596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举办展览10次,广场文化30余次,大型节日文艺宣传活动5次。电视台新制作了《春晚的故事》、《斩断毒瘤》、《宋家庄的守望》、《走不完的老路》、《一面耀眼的旗帜》、《核桃村里的故事》等13期专题节目和黎城地方方言短剧《真相》、《百姓院长》、《山路弯弯》、《最是夕阳灿烂》、《兄弟搬家》、《矿工王有生》《小白卖药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