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黎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7个,厂矿、个体诊所31个,协和医院1个,村卫生室325个。病床位559张,卫生技术人员4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2人,注册护士119人,药剂人员49人。新农合统筹基金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参合人数117286人,参合率99.52%。 县办青少年业余体校学生人数90人,新成立健身辅导站8个。农民健身工程新建篮球场地34个,健身路径12条。全县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省冠军4个,举办各种运动会14次,参加人员6780人次。 十一、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及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5.34平方公里。年末城市住宅房屋建筑面积176.43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3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27.16平方米。完成了广通路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总面积达到181.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79%,比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绿地率40.79%,较上年提高5.59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15平方米,较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8.4675万吨,达标率7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843.4650吨;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747.8790吨。全年污水处理量176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41万吨,工业污水35万吨;污泥处理量880吨,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5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28.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24.3150万亩。耕地面积28.9194万亩。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186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00公顷。义务植树34万株。 年末全县水库蓄水总量235万立方米,来水量80万立方米。全年总取用水量5267.06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69万立方米,工业用水447.56万立方米。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5起,比上年上升38%,造成9人死亡,比上年下降18.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59318人,比上年增加666人,其中城镇人口54266人,乡村人口105052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4.06%;男81865人,女77453人,性别比(女=100)为105.7。出生率11.64‰,死亡率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8‰,比上年下降1.01个千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96元,比上年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92.5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973元,较上年增加3655元,增长17.99%。 年末全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30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00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097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960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3521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178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66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268人;工伤保险参保13198人。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5所,床位1140张,收养各类人员581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4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65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5、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