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松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6-17 丽水市松阳县统计局

松阳县统计局

2012年3月31日

2011年,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全县上下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三县并举”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建设,以“两区”建设为抓手,着力“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实现“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76亿元,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117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826美元),增长12.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9.6:41.4:39.0调整为18.6:43.7:37.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56.0%、35.3%。经济外向度17.1%,比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增长20.6%,比上年加快8.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35亿元,增长26.5%,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2.92亿元,增长14.7%,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4.2%和40.3%。全年财政支出13.00亿元,增长20.2%,其中民生支出9.81亿元,增长35.2%,民生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5.6倍。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1.5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2%,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30千公顷,下降1.9%,减幅缩小3.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0.58千公顷,减少0.4%,缩小9.5个百分点;油料播种面积1.74千公顷,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4.33千公顷,减少4.9%。茶园采摘面积7.0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止跌略增。全年粮食总产3.53万吨,增长0.6%;水果产量4.65万吨,下降1.2%;蔬菜产量10.84万吨,下降8.5%。茶叶生产继续向好。全年茶叶产值和产量分别为5.06亿元和9525吨,分别增长19.9%和5.2%。畜牧业生产上升较快。全年生猪出栏13.64万头,增长8.2%,年末存栏8.5万头,增长8.0%,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8.8个和9.0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1.23万吨,比上年下降2.1%。其中,猪肉产量1.05万吨,增长5.2%;禽肉产量0.17万吨,减少30.9%。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2161吨,增长2.8%。

农田灌溉能力继续加强,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47千公顷,增长4.1%,其中节水灌溉面积7.61千公顷,增长4.7%,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3千公顷,净增节水灌溉面积0.34千公顷。农村用电量6135万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22万千瓦。年末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35个,其中全省百强和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分别为2个和15个。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农村破旧房改造投资3.13亿元,55个待整治村、13个环境提升村和4个整乡整镇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年末农村沼气用户达1.11万户,新建农村沼气示范村5个,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48.1%。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人口18.68万人,增长14.5%。全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9251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末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69个,从业人员0.04万人,全年接待游客17.52万人次,年营业收入74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2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05亿元,增长38.1%。全部工业增加值21.00亿元,增长2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2%,上升5.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1.90亿元,增长65.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11.1%,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大多数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2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16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76.2%。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2.63亿元,增长45.3%,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产值7.06亿元,增长66.7%。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7.8%,上升2.3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稳步提升。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7.30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国有企业2.79亿元,增长25.4%;私营企业104.30亿元,增长40.5%。企业产品销售率95.18%,提升0.13个百分点。利税总额7.58亿元,增长87.9%,其中利润总额6.37亿元,增长108.5%。企业亏损面和亏损率分别为1.8%和0.1%,比上年分别减少9.0个和3.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23亿元,比上年下降1.8%。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0.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0%;税金总额0.36亿元,增长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8.41万平方米,下降7.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4.52万平方米,下降9.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结构改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4:46.3:50.3调整为2.3:48.1:49.6。工业性投资动力较强。全年工业投资12.77亿元,增长28.6%,高于上年22.7%的增速。项目投资稳步回升。全年投资项目23.44亿元,增长18.6%,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仍居高位。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1亿元,增长82.7%。商品房销售下降。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为2.61亿元和3.9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43.8%和60.2%。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40套、投资910万元、施工面积13830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81亿元,增长1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3亿元,增长17.2%。住宿和餐饮业增幅仍然居前。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71亿元,增

长17.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3亿元,增长24.0%,高于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6.1个百分点。

出口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全县自营出口1.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8%。单月出口持续走高,7月份单月出口1809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对亚洲和欧洲出口额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出口高速增长。全年对亚洲、欧洲出口额分别增长78.3%和30.2%,占全县出口额的86.6%;对美国出口1176万美元,增长1.8倍。四大产业出口商品全线呈增长态势。全县纺织服装、轻工工艺品、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1.1倍、19.7%、53.4%和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