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6-08 普洱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决策和全市实施“13111”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普洱率先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2](GDP)完成36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2.88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值133.56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7:36.2:34.1调整为30.8:36.4:32.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4286元,比上年增长14.9%,按年末汇率折合2291美元。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4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GDP的比重达40.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7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9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增值税完成3.43亿元,增长8.0%;营业税8.87亿元,增长3.5%;企业所得税1.50亿元,增长53.6%。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用于教育、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增长35.3%、26.1%、12.9%、12.4%和7.4%。

年末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71.35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就业114.20万人,增长1.2%;第二产业就业14.98万人,增长6.7%;第三产业就业42.16万人,增长8.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75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39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002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1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5.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跌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3%。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5039公顷,比上年下降0.4%,总产量达到108.8万吨,比上年增加4.9万吨,增产4.7%。其中,夏粮产量12.1万吨,增产16.7%;秋粮产量96.7万吨,增产3.4%。烤烟播种面积32984公顷,增长18.7%;咖啡种植面积42420公顷,增长45.3%;油料播种面积14328公顷,增长1.7%;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01918公顷,增长5.3%;甘蔗播种面积33741公顷,增长5.7%;蔬菜种植面积28189公顷,增长9.0%;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7016公顷,增长38.7%。

橡胶种植面积121741公顷,比上年增长19.8%,全年产量4.55万吨,增长27.1%;全年松脂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增长0.4%。木材产量184.4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

全年肉类总产量17.48万吨,增长18.3%;牛奶产量181吨,下降26.1%;禽蛋产量7043吨,增长11.7%;水产品产量10.0万吨,增长53.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2.0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3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3.25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9%;股份制企业增长1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9.3%。轻工业增长38.8%,重工业增长15.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7.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2.6%,木材加工业增长62.7%,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下降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9.2%,电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实现利税总额16.82亿元,下降25.7%;其中,实现利润7.24亿元,下降42.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全市属地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7亿元,增长47.8%;上缴税金3.03亿元,增长102.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2年,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51.01亿元,同比增长38.1%。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69亿元,同比增长21.5%;第二产业投资156.81亿元,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183.51亿元,增长50.8%。全年规模以上施工项目824个,比上年增加11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87个,增加125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16亿元,比上年下降35.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98亿元,下降16.6%;办公楼投资0.35亿元,与上年持平;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11亿元,下降34.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1.01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16亿元,增长15.6%。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2.34亿元,增长35.0%;零售业零售额72.81亿元,增长17.0%;住宿业零售额0.96亿元,增长44.1%;餐饮业零售额16.06亿元,增长13.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0%,汽车类增长7.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8.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5.1%,日用品类增长34.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7%,化妆品类增长8.7%,金银珠宝类增长24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7%,中西药品类增长64.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7%,书报杂志类增长12.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71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出口完成14064万美元,增长13.4%;进口完成13080万美元,增长51.7%。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4558万美元,增长32.0%,其中:出口12092万美元,增长15.0%;进口2466万美元,增长3.54倍。边境贸易成交额12579万美元,增长26.1%;其中:出口1966万美元,增长3.5%;进口10614万美元,增长31.4%。

全市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323项,其中,上年结转201项,新增122项。合同(协议)总投资11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完成282.40亿元,增长114.8%,其中,到位省外资金完成191.26亿元,增长73.2%。实施项目中:电力项目29项,合同(协议)总投资687.10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32.24亿元;矿产业68项,合同(协议)总投资87.72亿元,到位市外资金35.41亿元;茶产业51项,合同(协议)总投资55.13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7.68亿元;其它行业175项,合同(协议)总投资294.72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9.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