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盐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0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境内等级公路里程928公里,其中一级以上公路里程108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为779万人,比上年增长2.8%;水陆货运量1869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全年旅客周转量2553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全年货物周转量52403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2%。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1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0%。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72辆,比上年增加1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7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2%。 通信网络持续扩大。年末邮电所17处,全年报刊发行量925万份,比上年增长1.3%。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11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82万户,拥有互联网用户9.54万户。 旅游经济稳定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86.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国内游客385.83万人次,增长17.0%;境外入境人数11044人次,比上年增长8.9%。全年旅游总收入3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旅游外汇收入19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2.7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3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2%和29.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国税收入38.2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地税收入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370.94亿元,比年初增加32.08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民币各项存款366.82亿元,比年初增加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储蓄存款196.51亿元,比年初增加2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本外币各项贷款414.91亿元,比年初增加6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人民币各项贷款374.64亿元,比年初增加5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保险规模继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财产、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8804万元,比上年增长37.4%;赔款支出15245万元,比上年增长31.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6.93亿元,增长23.1%,占GDP的比重为2.3%。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11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全县高新技术企业88家,比上年增加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全县专利申请受理量1774件,专利申请授权量1322件,比上年分别增长53.7%和57.4%,专利申请授权量中发明专利46件,比上年减少6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县有小学23所,在校学生23048人,教师1422人;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9769人,教师1539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初中、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分别为98.5%和95.6%。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6242人,教师315人。全县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2273人,输送高职(单考单招)480人。 全县共有9885人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 十、文化传媒、体育和卫生 文化传媒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镇(街道)文化站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91.697千册,比上年增长70.5%。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4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数字电视入户率96.2%。 体育运动生机勃勃。当年全县体育健儿在市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11枚,其中,获得金牌37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运动会369次,共有3.54万人次参加比赛。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18个,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妇保院1个。医院、卫生院病床数1297张,比上年增长21.8%;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890人,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医生722人,注册护士67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9.2%。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98.66%。 十一、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年末耕地总资源26526.2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6198.04公顷。年内增加耕地14.8公顷。 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2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武原镇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62天;烟尘控制区面积45.3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焚烧区总面积14.02平方公里,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3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滨海新城加快建设。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46.1%。县城建成区面积15.2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4.2%,建成区人口12.08万人,比上年增长1.1%。年末实有道路面积323.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88公顷,比上年增长1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 各类事故继续下降。全县发生各类事故147起,比上年下降0.7%,死亡46人,受伤119人,直接经济损失284万元。其中,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6人;火灾事故19起,死亡0人;公路交通事故122起,死亡40人;水上交通事故0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75873人,比上年增加1212人。其中,女性人口189992人,男女性别比为97.8︰100。全年出生人口3242人,出生率8.63‰;死亡人口2720人,死亡率7.23‰;迁入人口2920人,迁出人口20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39‰。全县计划生育率98.25%,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89.50%。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82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726元,比上年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23389元和104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10.4%。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5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0.5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3%和36.0%。 就业状况稳定转好。年末城镇单位(含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2.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820人,安置失业人员3069人。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78万人,比上年增长16.1%。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4.83万人、9.34万人、15.50万人和10.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3%、9.1%、5.9%和7.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99.72%。全县低保对象2901人,其中城镇364人,农村2537人,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919万元,比上年增长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