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成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1.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单位存款36.70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1.72亿元。外汇存款5.5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年末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7.54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短期贷款59.28亿元,同比增长26.1%;中长期贷款7.81亿元,同比增长1.0%。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856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39万元,同比增长20.8%;人身险保费收入5716万元,同比增长18.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494万元,同比增长49.8%,其中财产险赔款3036万元,同比增长51.2%;人身险赔款457.7万元,同比增长41.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末,全县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20所,小学28所,分别拥有教师80人、894人和119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99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47万人。全县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入学(园)率分别为92%、100%、100%、96.88%。 教学装备不断完善。教育城域网公网出口速率从100兆升级到1000兆,实现全县中小学网络视频收视点全覆盖。新增计算机334台、服务器10台、多媒体73套、图书8.6万册。全县学校图书馆(室)建成率100%,实验室仪器、音体美器材配齐率100%。实现县实验小学、珊溪中学等5所学校的电子图书馆与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建成教育数字图书馆“书香文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小学创成温州市首批“示范数字化校园”,文成中学、实验二中、珊溪镇小3所学校创成温州市级“数字化校园”。2011年,创成温州市现代化学校2所、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3所、温州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5所、温州市体育特色学校2所、温州市艺术特色学校1所、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3所。 全年争取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市科技项目22项;落实县级科技项目85项。新增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个,省级研发中心创建单位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项,市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县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创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5个。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3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84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分别拥有国家、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3个和35个。新增大会岭和道岭红枫古道、坦岐炼铁厂旧址、苦马塘岩葬墓群、玉壶中美合作所旧址等四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公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年组织送戏下乡200场、送书下乡万余册、送数字电影下乡2676场、文化走亲4场。选送17副美术、书法作品参加温州市展览;大合唱《香格里拉》参加温州市委组织部举办的非公企业大合唱比赛获银奖;舞蹈《好一片美丽的茉莉花》获温州市第八届城市社区舞蹈比赛金奖;小品《十里茶楼》获温州市小戏小品大赛创作银奖、表演铜奖;二胡独奏《红军哥哥回来了》获市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金奖;声乐节目获得温州市第五届声乐大赛3个铜奖;小品《夜归者》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戏剧小品邀请赛获创作金奖、表演金奖、最佳女演员奖。年末总藏书量为141.28千册。 全县拥有医疗机构195家,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10家。全社会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67人,其中医生431人、注册护士247人;拥有病床531张。根据县行政区划调整实际,2011年完成改扩建69家村卫生室,新建27家村卫生室,48家医疗巡诊点建设,对新建的村卫生室和医疗巡诊点按规定配备必备的医疗设施和器械,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成功创建大峃、珊溪、南田等3家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峃、黄坦等2家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溪、二源等4家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011年,医疗机构诊治病人106万人次。婴儿死亡率为3.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01‰、产妇住院分娩比率为99.97%、传染病发病率为77.7/10万。 2011年,新建全民健身苑(点)296个、篮球场40个、乒乓球场15个,改造灯光篮球场14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4.41万平方米,自然村普及率达40%。竞技比赛成绩喜人。参加省级比赛共获得4金3银2铜;在参加市级以上的各项比赛中,田径类获得6金9银6铜,跆拳道5金4银2铜,团体第三名;摔跤8金9银5铜,团体第一名;女排甲组、乙组第一名;柔道9金9银7银;乒乓球2银3铜;武术2银;拳击2金1铜。目前全县拥有单项体育协会11个,体育俱乐部14个,社会办体育、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十一、人口计生、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2.84万户,总人口38.65万人,比上年净增加101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4万人,女性18.14万人,男女比例为113:100。全县出生人口10723人,出生率27.7‰,死亡人口2162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22.1‰。2011年计划生育率为90.51%(包括往年出生补报)。 2011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39217元,同比增长6.4%,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4791元,同比增长8.6%。据城乡居民住户调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10元,同比增长13.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923元,同比增长11.4%,其中食品支出6302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48.8%;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15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7435元,同比增长2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3元,同比增长40.1%,其中食品支出2645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8.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9.54平方米。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0辆,家用电脑76.7台,电冰箱113.3台,彩色电视机213.3台,洗衣机110.0台,照相机31.7架;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家用汽车2辆,家用电脑10.67台,彩色电视机95.33台,洗衣机81.33台,电冰箱72台,空调机8.67台。 图5:2006-2011年文成县城乡居民收入(单位:元) 社会就业形势稳定。全年新增就业131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9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08人。全年登记求职者1048人次,介绍606人成功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5%,比上年降低0.17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9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0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829.8万元。目前,我县拥有社会福利院1所、农村敬老院18所、光荣院1所,分别拥有床位46张、790张和46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98%,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100%。拥有民间组织94家,其中社会团体62家,民办非企业32家。现有生态墓地30座,覆盖354个行政村,覆盖率为92%。2011年,依法完成结婚登记3490对、离婚登记472对、收养登记8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