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成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5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26.06亿元,同比增长9.6%。 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11.1:33.6:55.3调整为11.6:33.9:54.6。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43.2%和52.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7、4.38和5.29个百分点。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11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20元(折合1938美元),同比增长8.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5.28亿元,同比增长8.3%;林业产值0.50亿元,同比下降8.1%;牧业产值2.18亿元,同比下降7.4%;渔业产值0.06亿元,同比下降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与2010年持平。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8万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9万公顷,同比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6.38万吨,同比增长3.6%。全年肉类总产量9258吨,同比下降9.7%。 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扶持培育10个粮食功能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共购置符合目录的农业机械1300台(套),秧盘0.35万只,其中手扶拖拉机6台、手扶插秧机4台、植保机械667台、简易保鲜储藏设备2台套、小型耕作机械128台套、茶叶生产加工机械130台、水帘降温设备4台套、畜牧机械347台、水产养殖机械3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73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3.39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53.9%。年末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比2010年增加4家,其中产值超5千万元企业14家,比2010年增加2家。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6994万元,同比下降45.0%,税金总额8326万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企业七项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192.03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4.59%、总资产贡献率10.92%、资本保值增值率110.07%、资产负债率69.18%、流动资产周转率2.03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3.04%、全员劳动生产率17.06万元/人。 2011年末,全县拥有资质内建筑企业8家,实现产值9.25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10.6%;安装工程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竣工产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4.3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0.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8亿元,同比增长66.1%,其中完成工业性投资4.27亿元,同比增长21.8%。完成限额以上投资22.22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限额以上项目投资18.64亿元,同比增长65.6%;房地产开发投资3.58亿元,同比下降23.7%。完成50-500万元项目投资7.10亿元,同比增长196.9%。实现农户投资4.85亿元,同比增长117.5%。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8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11亿元,同比增长100.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62亿元,同比下降1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37.2%。完成农村投资14.54亿元,同比增长72.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850万元,同比增长121.3%;第二产业投资3.3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投资18.48亿元,同比增长46.3%。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6亿元,同比增长19.6%。从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0.17亿元,同比增长18.2%;乡村实现零售额2.48亿元,同比增长33.0%。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2亿元,同比增长18.0%;零售业零售额20.23亿元,同比增长18.4%;住宿业零售额0.35亿元,同比增长39.2%;餐饮业零售额1.89亿元,同比增长31.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社区9家便民网点、行政村175家便利店建设。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283.69万人次,同比增长33.2%;实现旅游总收入16.08亿元,同比增长28.2%;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32.09万人次,同比增长28.0%;实现门票收入738.44万元,同比增长17.9%。年末拥有星级饭店6家,客房349间。拥有旅行社5家,持证导游112名,其中国导33名。农家乐休闲旅游亮点突出,西坑畲族镇梧溪村获得市级农家乐精品培育项目,13家经营户评为二星级农家乐,3家经营户为三星级农家乐。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52万美元,同比下降18.8%,其中出口总额2484万美元,同比下降18.6%。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2.16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外贸公司实现出口供货值1.60亿元,同比下降18.9%。新增出口经营备案权企业5家,其中农副产品自营出口企业1家。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61.07万人,比上年增长1.3%,旅客周转量37339.6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2%;货运量144.5万吨,比上年增长3.7%,货运周转量1982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年末拥有公路总里程19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准四级)1749公里,高级、次高级公路1613公里。实有公共汽车15辆,全年实现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25万人次。年末客运班车通村率为87.5%。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85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1%。电信业务收入13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5.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9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89万户。全年函件总量44.60万件,包裹总量7820件,订销报刊杂志448.11万份。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36.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收入增幅分别为28.7%、1.7%、51.3%和13.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63亿元,同比增长40.3%。其中,教育支出4.02亿元,同比增长1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亿元,同比增长57.3%;医疗卫生支出2.34亿元,同比增长99.3%;农林水事务支出3.53亿元,同比增长110.8%。实现基金总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27.0%;基金总支出11.58亿元,同比增长1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