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蕉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1521”项目工程超额完成。储备100个以上区本级重点项目完成130个;20个开工重点项目完成22个;10个竣工项目,完成12个。28个区本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60.4%。宁德师院、宁德监狱、金涵保障性住房一期、蕉城南北路改造、环城北路改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宁古路蕉城段、万达广场、宝信广场、三都澳国际集装箱码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东泰造船厂、漳湾垃圾焚烧发电、金溪防洪堤工程、宏宇冶金备件技改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强力管桩、豪华游艇、俊杰陶瓷出口基地、澳德语言学校、海螺散装水泥中转配送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到147.66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48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25.3%,比“十五”时期提高21.4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18.03亿元,增长42.2%;限下企业零售额30.60亿元,增长11.6%。 全年蕉城区新增农家店52家;建成蕉城区农资配送中心,农资配送率100%;“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累计实现销售额1.57亿元,发放财政补贴1633.68万元。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51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2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比“十五”时期提高1.7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全年蕉城区企业出口总额170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4%,出口额是2005年4.3倍。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399万美元。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00万美元,增长29.4%;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2万美元。 “十一五”期间,蕉城区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4.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公路累计通车里程951公里(含村道638公里),等级路580公里,高速公路35.378公里。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0.8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5%;旅客周转量6.76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5%。 全区邮政业业务总收入0.39亿元,增长6.6%;电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77亿元,增长11.2%。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0.68万户,新增2.6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62万户,减少1.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40.06万户,新增3.96万户。全区互联网用户达到5.59万户,新增1.17万户。年末全区电话普及率达117.8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42.1%。 全年区内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旅客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旅游总收入达1.59亿元,增长37%。 八、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3.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9.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2.57亿元,增长27.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64人,在校生8078人,毕业生168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011人,在校生5428人,毕业生1958人。普通高中招生3499人,在校生9466人,毕业生249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8%。初中招生2595人,在校生12123人,毕业生7706人,初中入学率93.4%。普通小学招生4365人,在校生23866人,毕业生2969人,小学入学率99.9%。特殊教育在校生82人,三残儿童入学率97.3%。幼儿园在园幼儿1.70万人,入园率90.8%。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宁德师范学院。 指导扶持一项国家级标准和三项省级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其中《注水大黄鱼判别标准》和《高效节能多用灶》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已通过审定工作,进入公示阶段;国家级大黄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今年已通过国标委验收;继续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制定统一电机标准4个,制定电机联盟标准标识1个并对外发布。5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对城区七大集贸市场电子台秤开展免费检定工作,总检411台,合格率94.3%;共抽查食品178批次,合格率为95.6%。全年查获各种假冒伪劣产(商)品案值67万元,查处案件41起。累计检查单位167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9个,立案查处2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蕉城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8个,档案、图书、博物馆各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卫星收转站6133座。共有农村数字放映设备13套,放映电影3348场次,观众人数38.16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8%;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50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285.4公里。漳湾“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蕉城“盈盛号”畲族民俗银饰制作技艺、蕉城畲族乌米饭制作技艺、畲族“登十三云楼”、畲族“上刀山下火海”、云淡端午平安龙舟竞渡习俗5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新发(霍童线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尚安(霍童“二月二”灯会)、黄北贯(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黄振伟(霍童铁枝)、黄振健(霍童线狮)、雷仙梅(闽东畲族歌言)5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童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2个,社区服务中心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12人,其中医生900人,注册护士1082人。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960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57人。 蕉城籍运动员李雪艳在世锦赛上获得4枚射击金牌;在第16届亚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在第14届省运会上,蕉城区38名运动员共夺得10金3银4铜的佳绩,其中金牌数占宁德市代表团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民人均纯收入64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增幅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增幅比上年降低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比“十五”时期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比“十五”时期提高2.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