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蕉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7-08 宁德市蕉城区统计局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全面融入“环三”区域发展,集中精力打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蕉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含东侨、市直,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8.56亿元,增长24.0%;第三产业增加值70.06亿元,增长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790元,比上年增长14.0%。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略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5∶28.8∶56.7调整为14.4∶30.4∶55.2。

“十一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0%,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2.5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4%、22.2%和1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8.7∶24.1∶57.2调整为2010年的14.4∶30.4∶55.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价格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7%。

蕉城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03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1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其中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02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0.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2%,低于控制目标0.78个百分点。

蕉城区财政总收入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46亿元,增长38.6%;财政支出8.09亿元,增长22.9%。国税税收收入1.22亿元,增长17.7%;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4.27亿元,增长43.4%,其中税收收入2.75亿元,增长24.6%。

“十一五”期间,蕉城区财政总收入累计达到16.4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1.61亿元,财政支出累计达到28.25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43倍、2.39倍和2.60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9%、22.0%和25.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增加值18.29亿元,增长3.8%。

农作物播种面积28.35万亩,比上年增加1869亩,增长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43万亩,增加341亩,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9.18万亩,与上年持平;花卉种植面积937亩,增长16.0%;油料种植面积3169亩,增长9.9%。全年粮食产量5.58万吨,比上年减少747吨,减产1.3%;其中稻谷4.70万吨,增加1433吨,增收3.1%。

全年木材产量6.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万立方米,增长40.9%;其中商品材产量5876立方米,增加3513立方米,增长148.7%。

肉蛋奶总产量1.63万吨,比上年增长3.8%。肉类总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猪、牛、羊、禽肉分别增长3.9%、1.7%、9.9%和7.2%。蛋产量687吨,下降0.4%。奶产量208吨,下降1.9%。

水产品产量14.06万吨,增长7.1%。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43万吨,增长0.9%;海水产品产量13.63万吨,增长7.3%。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民产业化组织117个,59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8.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0万多人。全年新增农产品着名商标3件,“天山绿茶”和“晚熟荔枝”双双获得原产地地理证明商标。在上海世博会荣获名茶评优金奖11个,再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十一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7%。粮食产量比2005年减少了0.27万吨;茶叶产量增加749吨,年均增长3.0%;肉类总产量增加4534吨,年均增长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增加值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36.8%。

“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比“十五”时期提高15.3个百分点。

蕉城区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06亿元,增长43.9%。其中,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完成工业产值0.06亿元、1.22亿元和35.63亿元,分别增长12.4%、22.3%和53.1%。轻、重工业分别完成产值21.66亿元、15.40亿元,分别增长74.0%、28.3%。工业产品销售率98.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19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25,比上年同期提高46.56个百分点。

蕉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所在的17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产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家具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2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6.3%。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区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05亿元,增长50.6%。

蕉城区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98亿元,比上年增长67.5%。竣工产值12.19亿元,增长56.4%。全年新签合同额33.74亿元,增长9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37万平方米,增长4.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25万平方米,增长0.5%。

“十一五”期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9%,比“十五”时期提高6.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城镇投资41.57亿元,增长42.7%,农村投资4.11亿元,增长8.9%。

全年蕉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8.6%。按地域分,城镇投资19.91亿元,增长122.3%;农村投资4.11亿元,增长8.9%。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76亿元,增长20.2%;第二产业投资3.62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投资3.58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投资19.64亿元,增长137.6%。

蕉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08亿元,增长218.1%。商品房销售面积6.87万平方米,下降32.5%。商品房销售额2.47亿元,下降34.7%。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7.0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