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是全面推进“三个城区”建设的开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一、综合 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752.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见说明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8.02亿元,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704.7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3.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可统计范围增加值368.44亿元,增长8.1%(见说明3)。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增值税57.82亿元,增长29.8%;营业税35.59亿元,下降23.4%;企业所得税58.00亿元,增长24.9%;个人所得税38.66亿元,增长5.4%。区级财政收入99.26亿元,增长12.1%。全年财政支出113.67亿元,增长15.1%。其中,教育支出16.4亿元,增长16.4%;公共安全支出8.13亿元,增长1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39亿元,增长16.2%;医疗卫生支出4.62亿元,增长12.5%;科学技术支出4.24亿元,增长14.1%。 现代服务业全年实现税收1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0.65亿元,增长2.4%;现代商业实现税收16.36亿元,增长10.9%;都市产业实现税收11.34亿元,增长69.9%。国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累计为我区各类企业减轻负担3.63亿元。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基础建设和改造投资15.31亿元,增长19.8%;商品房投资58.46亿元,增长12.6%。商品房投资中,住宅投资16.42亿元,下降25.8%。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投资72.43亿元,增长1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8.2%,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7.98亿元,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2.2%,净资产收益率9.1%。国资委系统全年完成税收7.23亿元。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债券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融资7亿元。 全年并联审批项目1114件;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完成27个项目;梳理后涉及行政审批项目的部门27个,行政审批事项352项。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9.85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70亿元,下降2.0%。工业销售产值67.54亿元,增长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4.36亿元,下降0.2%。工业产品销售率96.7%,增长2.0%。全区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26.60亿元,下降3.0%,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8.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67亿元,比上年下降4.8%;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86亿元,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85亿元,下降6.9%。按行业分,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8%。 年末,全区在地统计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86户。其中,特级资质1户,一级资质21户,二级资质52户,三级资质85户,劳务分包资质23户,其他资质4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98.98亿元,比上年下降1.6%;施工面积2138.8万平方米,增长8.1%;竣工面积433.2万平方米,增长10.9%。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4.42万元,比上年提高10.2%。 三、批发、零售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吃的商品零售总额70.9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9%;穿的商品零售总额42.35亿元,占16.6%;用的商品零售总额132.27亿元,占52.0%;烧的商品零售总额8.78亿元,占3.5%。 至年末,全区旅行社70家(见表1),全年组团129.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4.6%;接待65万人次,下降24.1%;营业收入56.88亿元,下降27.0%。主要景点接待游客287.7万人次,增长13.8%。 全区星级宾馆24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4家。区47家主要宾馆(饭店)全年营业收入32.7亿元,增长2.1%;接待人数226.58万人次,增长6.0%。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23.49万架次,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39.4%;国内进出港旅客3135.71万人次,增长1.6%,占全市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的57.3%;国际进出港旅客109.57万人次,增长9.2%,占全市国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的6.3%;货物吞吐量42.98万吨,下降5.3%,占全市货物吞吐量的12.7%。 四、现代服务业和虹桥涉外商务区 现代服务业全年实现税收1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22.75亿元,增长25.2%;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33.13亿元,下降0.8%;航空及物流业实现税收30.32亿元,增长22.0%;现代商贸业实现税收42.34亿元,增长2.4%;会展旅游业实现税收6.13亿元,下降3.0%;社会服务业实现税收5.03亿元,增长13.9%;金融业实现税收21.52亿元,增长67.0%。全年税收超过亿元的商务楼18幢,实现税收59亿元,占全区税收的25.0%。 虹桥涉外商务区全年实现税收116.4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全区税收的47.8%。其中,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实现税收63.52亿元,增长10.9%,占全区税收的26.1%。古北财富二期、尚嘉中心、扬子江大酒店扩建项目竣工,总建筑面积33.88万平方米;金虹桥国际中心、上海城三期、绿城广场(SOHO)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总建筑面积52.72万平方米;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入驻天山公园。新虹桥商圈商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高岛屋百货12月开业,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每克拉美钻石商场入驻虹桥天都。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实现税收22.84亿元,下降15.5%,占全区税收9.4%。长宁来福仕广场、曹家渡地块(88金庭商务楼)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总建筑面积49.10万平方米。华宁弘基生活中心开张试营业。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实现税收30.07亿元,增长33.3%;融真“钢之源国际贸易中心”、中海油大厦、华东电网、10-1建滔等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29.63万平方米;旭辉、明基二期、联强二期、博世二期及205街坊动迁住房等项目竣工,总建筑面积25.90万平方米;临空园区获评“上海市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五、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 经济楼宇开工项目5个,建筑面积48.6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3个,建筑面积222.21万平方米;竣工项目6个,建筑面积46.4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