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爱辉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十大绩效工程、全面推进二十个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十项利民行动和“五个一”活动,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使全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1]突破17亿元,实现177735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993万元,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增加值60202万元,同比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50540万元,同比增长11.0%。预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27元,增长12.8%。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5.1和3.3%。三产结构为37.7:33.9:28.4。万元GDP能耗[2]下降3.44%。 二、农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120万元,增长11.5%。其中:农业产值107606万元,增长12.4%;林业产值9952万元,增长4.4%;牧业产值20591万元,增长8.4%;渔业产值2140万元,增长66.5%。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总产274555吨,同比增长13.5%。每公顷产量2570公斤,增长13.9%。 林业生产呈现增长态势。幼林抚育5953公顷,同比下降25.6%。成抚育9867公顷,增长74.1%。 年末大牲畜[3]预计存栏45837头,增长7.2%。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34923头,增长7.0%;奶牛存栏8751头,增长9.3%;马存栏2029匹,增长3.5%。生猪存栏16920头,增长12.9%。羊存栏58565只,增长7.7%。其中:山羊40849只,增长7.1%;绵羊17716只,增长9.0%。禽存栏150580只,增长1.5%。 全年预计出栏肥猪35543头,增长44.9%;出栏肉牛26189头,增长13.5%;出栏羊53143只,增长9.6%;出栏禽260199只,增长0.8%;肉产量8833吨,增长19.2%;禽蛋1049吨,下降1.0%;牛奶产量9597吨,增长5.6%。 渔业养殖水面4667公顷,增长0.9%。各类水产品产量1240吨,增长19.3%。其中养殖产量1160吨,增长21.0%。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5万千瓦,同比增长7.3%;化肥使用量(实物量)25404吨,增长8.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3吨,增长12.6%;农药施用量336吨,增长6.0%;农村柴油使用量8109吨,增长2.4%;农村用电量1514万千瓦时,增长3.1%。 全区89个行政村,其中通电村89个,通电话村89个,通汽车村89个,自来水受益村85个,增长10.4%。 农村从业人员360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7318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2540万元,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9249万元,增长22.5%;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291万元,下降49.7%,其中,城乡个体工业完成产值4752万元,下降36.0%;私营企业完成产值3050万元,下降23.8%。重工业完成产值111567万元,增长9.4%;轻工业完成产值20973万元,下降3.7%。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3243万元,增长14.5%(可比价)。实现利润13167万元,增长81.3%。税金4212万元,下降26.5%。 在全部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12户。实现工业增加值49920万元,增25.1长%(可比价);完成销售收入118453万元,增长21.6%;完成利润总额12224万元,增长105.5%;完成流转税金3196万元,下降25.2%。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企业8个,同比持平。全年实现产值12759万元,下降21.4%。实现增加值1403万元,下降7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个,同比减少3个。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166万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城镇投资239160万元,增长40.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零售额40216万元,增长18.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145万元,下降2.8%。恩格尔系数为39,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贸及旅游 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43998万美元,增长15.8%,其中,进口额4702万美元,下降13.7%;出口额39295万美元,增长20.7%。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8.4万人次,增长17.4%;旅游业总收入21356万元,同比增长17.3%。 七、交通 农村公路建设建成里程51公里。其中水泥路面51公里。重大项目:黄西公路15公里(黄旗营子村至西岗子镇)。 八、财政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27万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增长20.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156万元,增长13.4%。 九、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普通初级中学5所,班级128个,同比减少10个;招生1060人,同比减少164人;在校生3588人,同比减少716人;毕业生1448人,同比减少136人;初中巩固率98.2%。完全中学1所,高中班级27个,同比持平;全年招生546人,同比增加82人;在校生1431人,同比增加159人;毕业生383人,同比增加5人。职业高中1所,专业7个;全年招生88人,同比持平;在校生190人,同比减少67人;毕业生155人,同比减少182人。 小学10所,同比持平;班级233个,同比减少13个;全年招生1709人,同比持平;在校生9709人,同比减少577人;毕业生1652人,同比减少151人。小学生辍学0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52所,同比持平,在园幼儿3350人,同比减少255人。 全区中小学教职工总人数142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8人。中学教职工人数727人,其中,专任教师640人。小学教职工人数696人,其中,专任教师658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2人。幼儿园教职工人数333人,其中专任教师20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推进,全区电影放映单位1个,放映场次1068场,同比持平,观众人数12万人次,同比持平。图书馆1个,藏书11万册,同比持平。有线电视乡镇覆盖率100%,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96%。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拥有各种医疗机构94所,同比减少18所。其中,综合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4所、乡卫生院7所、结核病防治所1所、妇幼保健院1所、农村疾病控制中心1所。年末实有病床41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93人。农村卫生所78个,同比减少19个,从业人数130人,同比增加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