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产品产销良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煤280.95万吨,增长11.9%;铁矿石原矿570.4万吨,增长10%;生铁1761.9万吨,增长6.6%;粗钢1646.3万吨,增长7.7%;服装3301万件,增长35.7%;软饮料27.5万吨,增长73%。工业品销售情况良好,销售率达到98.17%。
表3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280.9511.9
焦炭万吨660.084.9
铁矿石原矿万吨570.410
生铁万吨1761.96.6
粗钢万吨1646.37.7
钢材万吨1724.45.9
水泥万吨512.80.7
纱万吨5.9-23.4
服装万件330135.7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20.580.9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428.7-4.1
软饮料万吨27.573
锻件万吨14.810.4
粉末冶金零件万吨0.8-11.1
耐火材料制品万吨8.716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达131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13亿元,增长6.9%;实现税收4.61亿元,增长5.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4.2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4.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51.7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63亿元,增长19.5%。从隶属关系看,省及省以上单位完成投资45.97亿元,增长55.4%;地方单位完成投资426.66亿元,增长16%。从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完成366.08亿元,增长19.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77.5%,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8亿元,比上年下降2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2.8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7.18亿元,增长26.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1.7:68.8:29.5调整为0.6:68.3:31.1。工业完成投资297.6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60.8亿元,增长17.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6.44亿元,增长11.53%。
房地产市场发展稳健。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7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商品房竣工面积54.17万平方米,增长6.92%;商品房销售面积67.64万平方米,增长12.84%;销售额28.27亿元,下降9.71%。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04亿元,增长12.1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75亿元,增长13.02%。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6.1亿元,增长18%;零售业完成206.3亿元,增长14.2%;住宿业完成2.1亿元,增长17.9%;餐饮业完成23.3亿元,增长0.1%。
热点商品销售旺盛。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看,生活用品中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迅速,累计完成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4%。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煤炭及制品类商品增势强劲,分别增长83.2%和50.7%;升级换代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32%;文化娱乐用品增长较快,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分别增长14.5%、16.3%、15.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进口17.53亿美元,增长26%;出口7.51亿美元,增长2.3%。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农产品出口36336万美元,增长8.9%;钢材出口3982万美元,下降66.2%;纺织服装出口9701万美元,增长0.6%。机电产品出口额7549万美元,增长10.6%。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10家,其中,进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企业有19家,过亿美元的企业达到4家。市场多元化战略步伐加快,全市进出口市场达到137个国家和地区,新增15个。
利用外资增长平稳。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个,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67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1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年末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06家。
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家,年末达到17家。实际境外投资达到56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4.1%,境外劳务输出2039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公路客运量4055万人次,增长4%;客运周转量13.03亿人公里,增长1.9%;公路货运量6519万吨,增长1.26%;公路货运周转量58.67亿吨公里,增长6.9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161.21公里(含县、乡、专用路及村道),增长6.9%,其中,高速公路140.29公里,一级公路206.11公里,二级公路352.3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85.35公里/百平方公里(含县、乡、专用路及村道)。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7.7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56亿元,增长6.75%;邮政业务收入1.01亿元,增长12.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53万户,比上年增长5.9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0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4.71万户,增长9.26%。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8.93万户,比上年增长2.1%。
旅游业发展良好。全年共接待游客80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76亿元,增长1.72%。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1.58%,按照同口径比上年提高3.34个点。完成税收总收入8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税收入49.94亿元,增长1.55%;地税收入34.41亿元,增长2.5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75.81亿元,增长13.61%。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事业发展得到保证,教育、科技、医疗、环保、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4.16%、14.38%、17.73%、20.85%、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