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全市核准境外投资额1.32亿美元,增长44.2%,绝对值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0位和第7位。主要项目有:日照昌华(加拿大)石油开采项目增资0.6亿美元、日照富邦(马来西亚)铁矿项目0.15亿美元、日照金宝矿业(印度尼西亚)油气沥青项目0.1亿美元、山东汇能燃料(马来西亚)矿业项目0.09亿美元。同时,日照昌华(加拿大)油田开采项目(增资1.5亿美元)、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新西兰)农场项目(0.28亿美元)、日照新华瑞(坦桑尼亚)金矿二期(0.2亿美元)等一批重大境外投资项目已进入审核报批程序。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29人。
七、交通、邮政电信、旅游
港口生产迈上新台阶。日照口岸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表彰为“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日照港、岚山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被世界卫生组织评选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达标口岸;日照口岸被评为“全省文明口岸”。沿海港口新增对外开放泊位6个,已开放泊位总数达48个。全年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18亿吨,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金属矿石1.53亿吨,增长10.9%;石油天然气及制品3451.62万吨,增长47.4%;煤炭及其制品3344.46万吨,下降1.7%;木材1644.43万吨,增长0.2%;粮食960.68万吨,增长5.3%;钢铁592.46万吨,下降9.5%;轻工医药产品178.53万吨,增长27.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2.66万标箱,增长15.9%。
交通运输业增长平稳。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4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公路旅客周转量31.60亿人公里,增长3.0%;地方公路货运量12966万吨,增长7.5%,公路货运周转量320.39亿吨公里,增长7.5%;地方海上货运量793万吨,增长9.7%,海上货运周转量90.01亿吨公里,增长8.1%;铁路发送旅客量117.73万人次,增长6.6%,铁路货运量6900.55万吨,下降0.2%。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日照民用机场建设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石臼港区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送审稿已报送至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南区泊位堆场等工程正在推进。204国道开发区至汾水段、日兰高速公路龙山互通立交、336省道莒县至沂水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山海路西延完成工程量的95%,613省道西延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152.98公里。其中,国道298.22公里,省道375.12公里,农村公路7479.64公里(新增651.81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162.86公里,一级公路201.56公里,二级公路1112.93公里,三级公路389.78公里,四级公路6285.84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4.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1万辆),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31万辆,增长18.9%。民用轿车保有量20.25万辆,增长24.7%,其中私人轿车18.55万辆,增长26.7%。
邮政通信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8.7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6.51亿元。全年快寄业务量562.39万件,实现业务收入8362.98万元(2013年开始统计,无往年数)。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5.35万户,比上年增长3.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8.33万户(非沉默用户),增长7.6%,其中3G用户66.89万户,增长88.3%。移动互联网用户167.93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43.52万户,增长10.7%。
旅游业蓬勃发展。获得2013年好客山东贺年会最佳组织奖、休闲汇优秀组织奖。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15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内游客3125.4万人次,增长11.8%;受中韩客箱班轮阶段性检修影响,入境游客28.1万人次,下降4%。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26.6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10.1亿元,增长14.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2.4亿元,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1.24亿美元,下降8.6%。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5家,旅行社131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家,国内旅行社129家(新增8家)。全市A级景区11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旅游强乡镇9处,旅游特色村12处。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综合实力显着提升。全年境内财政总收入8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国税收入526.88亿元,增长6.5%(其中国内税收收入77.29亿元,增长7.3%);地税收入66.09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09亿元,增长15.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75.71亿元,增长12.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8.24亿元,增长14.6%。财政支出继续优化,全市用于民生支出94.96亿元,增长9.5%,占财政支出的60%。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教育支出分别增长61.9%、21.1%和11.6%,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2.3%、25.9%和15.1%
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780.07亿元,比年初增加310.13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737.54亿元,比年初增加294.2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62.49亿元,比年初增加99.7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489.45亿元,比年初增加180.0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271.91亿元,比年初增加152.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44.60亿元,比年初增加160.5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9.49亿元,比年初增加25.48亿元。全市信用总量2840亿元,比年初增加678.7亿元,增长31.36%。
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五莲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全市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正式组建运营。莒县农村商业银行获银监会批准。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日照分行开业运营,日照银行在临沂、潍坊设立分行,新引进保险、期货、证券机构6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6家。山东蓝色经济区产权交易中心业务不断拓展,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新商所蓝海商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积极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日照常春藤股权投资基金成为全市首支、全省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和发债融资,实现直接融资55亿元,是上年的1.8倍;新增场外市场挂牌托管企业25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10家。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市保险公司30家,专业中介法人机构4家,分别比上年增加4家和1家。实现保费收入33.35亿元,增长23.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2亿元,增长20.2%;寿险保费收入18.23亿元,增长25.5%。全市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1.22亿元,增长24.0%。其中,财产险赔付6.92亿元,增长6.8%;寿险赔款及各项给付4.3亿元,增长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