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资本市场运行平稳。上市公司再融资123.8亿元。其中,境内上市公司再融资92.6亿元;境外上市公司再融资31.2亿元。证券公司总交易金额3.6万亿元,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2.5万亿元。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金额10.0万亿元。
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共有保险公司主体79家,法人机构2家,从业人员37.1万人,保险业总资产29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保费收入1280.4亿元,增长1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5.6亿元,增长16.5%;人身险保费收入834.8亿元,增长12.0%。承担各类风险责任29.1万亿元,增长50.0%。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441.7亿元,增长36.1%。农业保险承保种植面积618.8万公顷,增长11.7%;保费收入10.0亿元,增长16.9%;为1791万户次农户提供了322.8亿元的风险保障。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产出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学进步奖13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32项,其中,农业领域297项,工业领域866项,医疗、卫生领域718项,其他领域451项。各项专利申请量15.5万件,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8万件,增长67.5%。各项专利授权量7.7万件,增长1.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913件,增长19.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0.92件,比上年提高0.15件。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各类引智项目548项。新增“两院”院士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6人。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6个,新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700人。新设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家,省级技师工作站11个。新增高技能人才26.2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7.5万人。
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拥有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4家,新增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7家,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32个,新增12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为34家和109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215个。院士工作站256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5家。
信息产业发展良好。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利润506.4亿元,增长19.5%;利税708.2亿元,增长17.2%。软件业实现业务收入2263.0亿元,增长30.2%;利润86.3亿元,增长15.0%;利税172.3亿元,增长15.2%。软件业务出口7.4亿美元,增长3.3%。全国重点软件(百强)企业6家,软件产业园14个。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设区市全部建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县级启动率达到60%,建成率达到40%。
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4个,新增3个;山东名牌产品1961个,新增135个;山东省服务名牌504个,新增59个。海尔集团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76个,龙头骨干企业158家。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分别有42家和113家。建立公用计量标准3687项。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20377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6671张。现行有效地方标准1990项,新增205项。
气象地震服务水平提升。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68次,重要天气预报109期。防雹保护面积2.9万平方公里。新增24小时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整体能力有效提升,共有测震台站127个,强震台站151个,新建县级地震台网中心10个。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33所,招生2.6万人,在校生7.3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40所,普通本专科招生52.8万人,在校生169.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525所,招生36.4万人,在校生103.2万人;技工学校207所,招生14.4万人,在校生36.9万人;普通中学3464所,招生158.5万人,在校生488.5万人;小学11151所,招生115.7万人,在校生626.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44所,招生3340人,在校生20946人。幼儿园1.9万所,招生116.1万人,在园幼儿262.4万人。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2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210个,公共图书馆15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文化站1828个,农村文化大院6.9万个。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青岛市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烟台市进入第二批国家示范区创建行列,有5个市、17个县市区为首批省级示范区。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4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22%。全年城市电影票房收入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年末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278家。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2132种,报纸87种,杂志261种。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个。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5480所,其中,医院178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108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92所,其他卫生机构197所。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9.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0.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3.4万人,注册护士24.1万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81.5%。
全民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新建县、乡、村公共健身工程5747个,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竞技体育实现重大突破。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65枚、银牌47.5枚、铜牌43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蝉联第一。16人次获得世锦赛和世界杯冠军。青少年体育活动进展顺利,继续成功举办中小学六大联赛和高校三大球联赛。
十一、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75%,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