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2014-09-26 吉林省统计局
 
2013年,全省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3枚、银牌52枚、铜牌51枚。全年共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4624人,其中国家级201人,一级613人,二级1725人,三级2085人。“五个一”工程建设共资助全民健身中心3个、体育馆4个、游泳馆2个、体育场6个、体育公园(健身广场)15个,为100个乡镇(含街道)、854个行政村(含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器材。创建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751.2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0.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75万人,出生率为5.36‰;死亡人口13.87万人,死亡率为5.04‰;自然增长率为0.32‰。人口性别比为104.55(以女性为100)。
 
表10:2013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省总人口
 
2751.28
 
其中:城镇
 
1491.19
 
54.20
 
乡村
 
1260.09
 
45.80
 
其中:男性
 
1406.18
 
51.11
 
女性
 
1345.10
 
48.89
 
其中:0-14岁
 
323.55
 
11.76
 
15-64岁
 
2145.72
 
77.99
 
65岁及以上
 
282.01
 
10.25
 
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74.6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5932.3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21.2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79.7元,增长19.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9.2%,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0%。
 
图9:2009-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截至2013年末,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688.6万人,同比增长3.7%。其中参保职工为406.8万人,增长2.4%。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78.55万人(其中职工医疗574.87万人,居民医疗803.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8.55万人,增长0.6%。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8.8万人,增长2.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7万人,增长9.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万人,增长4.4%。
 
2013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资金48.31亿元,其中筹集城市低保资金35.64亿元,筹集农村低保资金12.67亿元。城市低保月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37元和306元,比上年增长11.6%和15.5%;农村低保年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179元和1512元,增长14.1%和14.5%,有效保障了全省163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年投入医疗救助资金6.06亿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60万人次,其中直接救助76万人次。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全年共下拨救灾资金4.13亿元,妥善安排了262.2万人次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3年省财政列支农村五保供养补助经费5924万元,目前,全省共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1.9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3万人,分散供养对象8.6万人,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为39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为2500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13年,全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76.12万吨,比上年下降3.34%;氨氮排放量5.47万吨,比上年下降2.85%;二氧化硫(SO2)排放量38.15万吨,比上年下降5.45%,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56.05万吨,比上年下降2.66%。
 
继续实施《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2011-2015年)规划》、《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2011-2015年)规划》。其中,松花江流域共列入187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辽河流域共列入67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2013年松花江流域实施规划项目143个,完成投资28.8亿元;辽河流域实施规划项目46个,完成投资4.4亿元。
 
全省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稳定,按照《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省20条江河的75个监测断面中,好于Ⅲ类水质断面的占70.6%。松花江流域出省界断面稳定保持国家规定的水质要求。
 
全省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8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3.6万公顷,占省域国土面积的12.99%。
 
2013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5071起,死亡1773人,同比增加6392起,多死亡154人,分别上升73.6%和9.5%。其中:全省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143起,死亡234人,同比增加27起,多死亡67人,分别上升23.3%和40.1%。
 
2013年全省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37,同比增加0.002,上升1.5%;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2.857,同比增加0.724,上升25.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17,同比减少0.21,下降6.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3.56,同比增加2.21,上升162.47%。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