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4-09-21 太原市统计局
其中:国有企业22.59-8.2
 
外商投资企业8.79-10.4
 
注: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
 
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51个。年进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52个,比上年增加4个。
 
招商引资: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9.44亿美元,增长20.7%。武宿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累计达到73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8公里。公路密度104.7公里/百平方公里。
 
表112013年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量与周转量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2012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万吨15342.457.9
 
铁路万吨4239.01-7.5
 
公路万吨11099.0015.2
 
航空万吨4.445.0
 
货物周转量百万吨公里42328.05-1.2
 
铁路百万吨公里29231.52-7.2
 
公路百万吨公里13096.5315.2
 
旅客运输量万人次5530.443.2
 
铁路万人次2523.08-0.5
 
公路万人次2227.004.0
 
航空万人次780.3614.5
 
旅客周转量百万人公里12278.56-0.5
 
铁路百万人公里6345.66-5.2
 
公路百万人公里5932.905.0
 
注:铁路运输为太原地区口径。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89.5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75.65万辆,增长16.5%。本年新注册汽车13.60万辆,增长2.7%。年末轿车保有量53.08万辆,增长17.5%,其中私人轿车47.95万辆,增长19.0%;本年新注册轿车8.58万辆,增长3.0%。
 
邮电: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9.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1亿元,下降2.4%;电信业务总量74.40亿元,增长3.5%。年末市话到达120.15万户。农话到达6.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6.22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36.76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52.41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99部,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9部/百人和170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43.48万户,净增加8.5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133.12万户,增加9.73万户。
 
旅游: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69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国内游客3644.73万人次,增长23.9%;海外游客46.60万人次,增长10.3%。海外游客中:外国人32.74万人次,香港同胞7.94万人次,澳门同胞0.87万人次,台湾同胞5.05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430.90亿元,增长21.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13.52亿元,增长21.7%;旅游外汇收入2.76亿美元,增长12.9%。
 
九、金融和保险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48.51亿元,比年初增长10.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22.35亿元,增长11.8%。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19.68亿元,增长10.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307.99亿元,增长9.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11.87亿元,增长11.4%。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416.14亿元,增长9.2%;短期贷款余额2394.45亿元,增长17.8%。
 
保险: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97.55亿元,增长6.6%。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2.91亿元,增长0.4%;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6.01亿元,增长19.7%;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2.34亿元,增长15.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6.28亿元,增长14.2%。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29亿元,增长39.1%。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3.99亿元,增长61.9%;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24亿元,增长43.2%;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0.57亿元,增长11.2%;财产险业务赔款18.50亿元,增长26.2%。
 
十、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汾东新区、晋阳新区、西山生态景观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等30余项编制规划,组织完成“一环两路”等城市主要干道综合设计。新建改造府东府西街、并州路、太茅路、西渠路等道路105条,总长196公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正式开工。城市中环路建成使用,主线全长48.46公里。50个城中村实施改造,11个城中村完成整村拆除。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7.27亿元,增长1.4倍。推进城市管理的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网格化数字城管系统,列入首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国家标准。2013年我市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和录取率在全省继续名列前茅。
 
科学技术:组织开展“百院百企”、“百校百企”科技合作对接活动,全年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452项,成交金额15.2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8家。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4家。全年鉴定25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全年核定申请专利7926件,比上年增加779件。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185项,比上年增加17项。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4.07亿元,增长6.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9%。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具备规模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7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659.11万册。国家综合档案馆12个,馆藏档案资料128.70万卷(件、册)。广播节目12套,电视节目18套。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05.7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4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6.2%。广播人口覆盖率99.9%,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太原美术馆建成投入使用。开展“文化精品惠民基层行”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全年荣获国家级奖30项、省级奖32项,晋剧《傅山进京》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和“表演大奖”等9个奖项。新编现代晋剧《上马街》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舞蹈《回娘家》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年末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项、省级保护项目67项、市级保护项目1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