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黔南州统计局
(2011年4月6日)
2010年,全州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加速发展、推动跨越的要求,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为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13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42.48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8亿元,增长11.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0.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7%、39.9%和40.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8个和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农业生产坚持以“185工程”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扎实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州已实施“185工程”76.7万亩,其中:万元面积21.4万亩,八千元面积20.5万亩,五千元面积34.9万亩。优势主导产业呈现提速、提量、提质、提效发展良好态势。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44.46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75万公顷(461.24万亩),增长2.0%;油料种植面积6.81万公顷(102.08万亩),增长3.8%;蔬菜种植面积6.99万公顷(104.87万亩),增长8.4%。年末,果园面积2.36万公顷(35.42万亩),比上年增长13.5%;茶园面积2.17万公顷(32.57万亩),增长38.2%。主要农产品中,茶叶、中药材、水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4.3%、89.5%和20.1%。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料作物产量减产12.7%。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3.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棕片、松脂、竹笋片、板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畜牧业较快发展。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9.08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主要牲畜出栏数继续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18.52万吨,比上年增长4.0%。
渔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3892吨,比上年增长12.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州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9万公顷(19.3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3.32万公顷(199.77万亩),比上年增长10.7%。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6.47万千瓦,增长1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工业增加值1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64.60亿元,增长30.0%;重工业总产值300.03亿元,增长27.0%。
主要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3.9%、32.2%、33.7%和135.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精制茶、人造板、水泥熟料、水泥、水泥混凝土电杆分别比上年增长365.5%、138.7%、95.2%、84.5%、6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87.17%,比上年下降2.5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6.13亿元,增长5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9亿元,下降18.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42.14亿元,比上年增长79.4%。资质内建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508.41万平方米,增长116.4%;房屋竣工面积102.7万平方米,增长36.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4.17万平方米,增长3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按期有序稳步推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39亿元,增长91.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5.2%,更新改造投资增长97.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2%。
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着力突破交通瓶颈制约。贵新公路改造完毕,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基本贯通。水利投入大幅增长,全年争取中央、省投入水利的资金突破7亿元。水利水电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新增地电装机2.593万千瓦;治理小(2)型病险水库11座;建成“三小”工程1.6万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实施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水、信息网络等重点市政工程。继续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继续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加强村庄规划整治和生态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廉租住房、农村医疗卫生、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0.92亿元,增长2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27亿元,增长18.6%。分行业看,批发业18.61亿元,增长29.5%;零售业71.86亿元,增长18.3%;住宿业0.77亿元,增长21.9%;餐饮业5.96亿元,增长20.2%。
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升。受粮食、水产品、鲜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六类上升,两类下降。其中,食品类上升幅度最大,达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