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〇一二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我州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严峻形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围绕“总量扩张、质效双增、富民惠民、和谐稳定”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两手抓”、“双提升”战略,着力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全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一、综合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22.7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8亿元,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第二产业增加值587.9亿元,增长1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3%;第三产业增加值316.0亿元,增长1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1%。人均GDP达到24669元,比上年增长13.4%。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5:52.3:28.2调整为19.5:52.4:28.1。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24.7亿元,增长16.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75.0亿元,增长4.6%;二产业增加值389.9亿元,增长20.2%;三产业增加值159.8亿元,增长12.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2%。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2.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2.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7%。居民生活消费八大分类指数呈“六升两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4%,衣着类上涨1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8%。
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4.4%,其中:轻工业产品下降1.6%,重工业下降4.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5.4%。
二、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62.8亿元,增长4.6%。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经济作物增产增效。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8万公顷,增长0.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9.5%;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27.2万吨,增长1.3%,平均亩产298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油类作物产量4.5万吨,增长1.7%;烤烟产量15.4万吨,增长7.3%;蔬菜产量231.7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产量95.1万吨,增长9.9%。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巩固和扩大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53万公顷,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2607公顷,年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3.0%。森林保护工作继续巩固,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0.067‰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100%。
畜牧业发展加快,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出栏肉猪612.1万头,下降2.6%;羊出栏431.6万只,增长0.7%;牛出栏45.6万头,增长1.0%;家禽出栏2749.8万只,增长6.1%。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6.8万吨,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47.8万吨,增长3.1%;羊肉产量8.8万吨,增长0.9%;牛肉产量5.4万吨,增长1.2%;家禽肉产量4.5万吨,增长6.1%;牛奶产量4.5万吨,增长8.7%;蚕茧产量2.4万吨,增长6.1%;水产品产量2.4万吨,增长1.8%。实现畜牧业产值164.9亿元,增长3.4%。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着,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9万公顷,新增0.4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6万吨,增长2.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3.8万千瓦小时,增长1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工业凉山”建设。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53.4亿元,增长1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4%,销售产值增长13.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8435万吨,增长18.4%;铜选矿金属量7.3万吨,增长17.7%;铅选矿金属量34.8万吨,增长18.4%;锌选矿金属量35.7万吨,增长3.5%;磷矿石(折含P2O530%)产量676.6万吨,增长52.0%;农用化肥9.8万吨,增长24.1%;发电量106.8亿千瓦小时,增长21.9%。成品钢材产量103.4万吨,下降17.5%;水泥产量435.4万吨,下降20.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0.7亿元,增长14.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88.8亿元,下降12.1%;利税总额为153.5亿元,下降17.1%。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47.4%,比上年上升8.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7.9%,流动资产周转率3.0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8.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8.3%,比上年上升5.1个百分点;亏损额7.4亿元,上升80.5%;产销率97.4%,上升0.4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4.5亿元,增长26.6%。全州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1亿元,增长7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项目为重点,增强投资拉动。年末全州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960个,比上年增长2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在投资构成中,第一产业投资12.4亿元,下降9.5%,第二产业投资590.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266.4亿元,增长71.1%。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16.7亿元,增长22.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0.5亿元,增长19.0%;其他投资完成29.8亿元,增长45.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5亿元,下降9.5%。
全年基建和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58.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73.5%,新增固定资产644.5亿元,增长9.3%。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