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4-09-21 雅安市统计局
 
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4%,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7.5%,日用品类增长37.3%,化妆品类增长39.0%,金银珠宝类增长1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4%,家俱类增长57.5%。
 
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65亿元,增长25.43%。接待国内旅游者1194.48万人次,增长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22亿元,增长20.29%。接待入境旅游者2.65万人次,增长20.4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共执行招商项目234个(新建项目134个),引进到位资金总额232亿元,同比增长44.0%;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80.8亿元,同比增长60.7%;外贸进出口总额4269万美元,同比增长30.9%;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外资4098万美元,同比增长11.2%。
 
七、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9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29.1亿元;二级路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62.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建设258.3公里,通村公路建设504公里。道路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2521.8万人,增长5.8%,完成客运周转量105575万人公里,增长12.6%,完成货运量4551万吨,增长12%,完成货运周转量505142万吨公里,增长13.2%。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97381万元,增长11.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30.27万户,增长39.0%;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33.6万户,增长23.0%。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2亿元,增长39.6%;其中税收收入26.03亿元,增长4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0.67亿元,增长11.9%。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2.57亿元,比年初增加75.76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45.0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5亿元,比年初增长4.63%。各项贷款余额330.68亿元,比年初增加50.99亿元,比年初增长18.2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50.93亿元,比年初增加37.88亿元,比年初增长17.8%。
 
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设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1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85所,在校学生220739人,教职工14454人,其中,专任教师12798人。
 
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57所,招生17869人,在校小学生93690人;初中55所,招生14610人,在校学生4773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学前教育245所,幼儿教育招生24708人,在园学生40919人;全年特殊教育在校学生共计941名,其中随班就读879名,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2名。全面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中等及职业教育。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其中,中等技术学校2所,职业高中7所,另外有1个中职教育机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设中职班,不计校数)。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6839人,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581人,成人中专招生1553人,职业高中招生2705人。在校学生16848人,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7458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553人,职业高中在校生7837人。高中学校15所,在校学生21490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1.28:1。
 
教育惠民成效显着。全年共补助14928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高中学生6066人,对2088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7774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中职助学金,免除了8460名农村特困户等六类家庭困难中职学生学费;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9所;完成危房改造工程11030平方米的校舍(或附属)改造任务,投入4217万元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全年本科上线2691人,增幅1.2%;上线率38%。其中一本(重点本科)上线223人,较上年增加12人,增幅5.7%。二本上线1151人,较上年增加46人,增幅4.2%。
 
科技事业。全市专家大院15个,所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000万元,建立科技示范户6359户。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成功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创新型企业达38家。
 
全年申请专利523件,获授权272件,分别增长74.0%和7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年末拥有文化馆9个,文化站136个,公共图书馆9个,农家书屋1029个。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增长98.45%。
 
文化遗产。年末拥有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4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
 
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23万户。
 
卫生事业。2012年末,012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871个)1369个,床位8649张;卫生技术人员9568人,其中执业医师3620人,执业助理医师1080人,注册护士4250人。妇幼保健机构9个,执业医师96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52人。乡镇卫生院155个。
 
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3.59%,比上年提高7.11个百分点。全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07.76/10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个县(区),覆盖农业人口118.32万人,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08.96万人,全市参合率达99.54%。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降至6.35‰。
 
体育事业。全年组织国际比赛1次、国家级比赛3次、省级比赛2次。组织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9项次,批授二级运动员45人,二级裁判员50人,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5人,向大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37人,输送集训队员121人。我市运动员共取得全国比赛冠军19个,获全国比赛银牌56个,第三名31个。在省比赛取得金牌15枚,银牌27枚,铜牌32枚。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9条,完成农民健身工程29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7608.1万元,共筹集公益金47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