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在地方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7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投资170.14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投资103.88亿元,增长24.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4.0:59.7:36.3调整为3.1:60.2:36.7。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39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47个。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81个,共完成投资179.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81.6亿元,增长3.6%;民间投资201.1亿元,增长5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1%。
工业完成投资169.6亿元,增长31.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6.5%。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08.9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4.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51.5亿元,增长49%。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7.9亿元,占1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0.7亿元,占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97亿元,占1.3%。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7.8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21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48.2%。全年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主要是:风力发电4.95万千瓦、光伏发电15万千瓦、铁合金5折标吨、粗钢18万吨、超细粉煤灰60万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26.1%。
房地产开发: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1.06亿元,增长33.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2.4亿元,增长22.2%;办公楼投资0.6亿元,增长2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3亿元,下降11.7%。
全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8446套,全年保障房完成投资16.6亿元,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9819套。施工面积205.4万平方米,到位资金15.3亿元。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5亿元,增长14.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07亿元,增长1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38亿元,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63亿元,增长23.2%;零售业零售额35.04亿元,增长14.2%;住宿业零售额0.54亿元,下降28.9%;餐饮业零售额8.24亿元,增长14.8%。
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亿元,增长26.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40.5%,比上年上升了7.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18类产品中,零售额增长的有11类。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4%;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23.4%;化妆品类增长11.6%;金银珠宝类增长89.3%;日用品类增长20.1%;书报杂志类增长17.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9.4%;中西药品类增长11.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9%;汽车类增长4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3.9%;通讯器材类下降39.4%。
进出口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2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出口总额0.44亿美元,增长17.7%;进口总额1.08亿美元,增长42.2%。
旅游:全市旅游景区达12家,其中,“A”级景区4家,“5A”级景区1家,旅游度假区1家。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5%,实现旅游总收入18.08亿元,增长24.1%。其中入境游客0.34万人次,增长42.7%,旅游外汇收入160.44万美元,增长181.3%。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8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77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8.1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86万辆,增长22.5%。全市轿车保有量2.88万辆,增长31.3%,其中私人轿车2.66万辆,增长55.1%。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74.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公路客运周转量13.7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5%;公路货运量2144万吨,增长2.3%;客运量2860万人次,增长1.4%。民航旅客吞吐量7.14万人次,下降19.4%。
邮电通信: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5亿元,增长7.6%;电信业务总量7.16亿元,增长28.5%。年末电话用户96.04万户,增长8.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1.66万户,增长1%;移动电话用户84.38万户,增长9.5%。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85.4部,增加5.4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0.08万户,增长2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7.94亿元,下降8.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08亿元,增长15.8%。主体税种中,营业税7.37亿元,增长17.2%;企业所得税0.86亿元,增长53.4%;增值税1.58亿元,增长6.4%;个人所得税0.23亿元,增长25.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0.58亿元,增长9.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别为15.29亿元、10.56亿元、20.67亿元、7.88亿元、4.84亿元,分别增长13.3%、11.9%、44.2%、18.8%和14.5%。
金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51.43亿元,增长15.3%,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76.1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16.07亿元,增长25.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5.22亿元,增长23.2%;中长期贷款余额129.38亿元,增长29.0%。
保险: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7亿元,增长9%。其中,财产险收入2.62亿元,增长6.2%;人身险收入3.08亿元,增长11.3%。在人身险收入中人寿保险收入2.61亿元,占84.8%;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47亿元,占15.2%。全年保险赔付支出1.87亿元,增长6%。其中,财产险支出1.28亿元,下降3.6%;人身险支出0.6亿元,增长35.1%。在人身险支出中人寿保险支出0.5亿元,占83.1%;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支出0.1亿元,占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