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基础设施: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城市道路长度达480.63公里,人均城市道路29.32平方米。全市有公园18个,公园面积69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25平方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6.12平方公里,增加1.72平方公里,其中沙坡头区37.6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1%,绿地率为17.8%。
供热、供气、供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7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5%。全市供气管道总长度386.21公里,增长32.7%。天然气用户3.03万户,其中家庭用户2.97万户。燃气普及率达75.7%。全市全社会供水管道长度254.38公里,供水总量为1471.93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382.2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02.3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729.7万立方米。
九、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初步测算,全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5亿元,增长23.1%,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44%。全年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6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自治区级52项,争取项目资金1801.4万元,比上年增长73.2%。安排市(县)级科技创新项目58项。年内全市专利申请量129件,专利授权量70件。全市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个,16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实现较高水平,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7.5%,初中三年巩固率91.4%。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503所(不含教学点),教职工13511人,在校学生231658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招生8464人,在校学生25890人,毕业生8018人;普通初中63所,招生16065人,在校学生50039人,毕业生1772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1.2%。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3113人,在校学生9204人,毕业生3334人。有小学校369所,在校学生117863人,招生18003人,毕业生20276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50人。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8512人,其中学前班15206人。
文化事业: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业余文艺院团83个,文化馆(艺术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45个,文物管理所3个。全年举行广场文艺演出134场次。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3776小时,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0057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98.8%,广播综合覆盖率91.2%。
体育事业:全年全市举办大型职工群众运动会15次,参加体育彩票杯全区青少年田径比赛、武术比赛、跆拳道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全区老年人健身秧歌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9次,取得45枚奖牌,其中金牌18枚、银牌18枚、铜牌9枚。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83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1次。
卫生事业: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7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581张。卫生技术人员4126人,其中执业医师1315人,注册护士1308人。全市有村卫生室524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36人。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2.4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49个。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生活:全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为21667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0元,增长10.9%。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316元,占70.7%,增长8.3%;人均经营性收入2635元,占12.2%,增长31%;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元,占16.4%,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387元,增长5.2%。其中,食品支出3687元,下降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5%。城镇居民人均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31.5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5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77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897元,占纯收入的44%,增长18.2%;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07元,占45.7%,下降1.5%;人均家庭转移性收入610元,占9.3%,增长61.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86元,增长10.9%。其中,食品支出2072元,增长9.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农村钢筋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比重80.2%。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97万人,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职工8.44万人,增长23.2%;离退休人员4.53万人,增长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7.93万人,比上年下降3%。其中:城镇居民3.62万人,增长17.4%,农村居民34.31万人,下降4.8%。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4.64万人,比上年下降0.1%,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8.57万人,下降1%;参加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96.07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参加生育保险5.54万人,增长3.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71万人,增长8.2%。
社会福利与救助: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24万人,增长2.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72万人,增长8.8%;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0.17万人,增长24.5%。全市有养老机构11家,床位1657张。救助无着落人员490人次,救助未成年人41人,直接医疗救助11.42万人次,收养孤儿及儿童1778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能源消耗:初步核算,全年全市能源消费量约892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6.2%,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87.79万吨标准煤,增长6.6%,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88.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1%。
环境质量: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36天,比上年增加10天,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实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8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1分贝。黄河下河沿入境断面总体水质呈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4.728万吨、0.295万吨、4.502万吨和4.41万吨,分别比上年削减2.8%、增加0.1%、增加5.2%和削减2.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6%和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