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市全社会货运量22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98%;货物周转量50668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21%;客运量1954万人次,同比增长0.36%;旅客周转量20685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9.55%。全市公路总里程12844公里,增加198公里。其中:地管公路11388公里,省管公路(含高速路)1455公里。全市汽车拥有量602763辆,增加5565辆,其中:载货载客汽车120924辆,增加14474辆。
全市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49902户,减少15713户,其中市话106040户,农话43862户。移动电话(含小灵通)达到1847811部,增加85401部,增长4.85%。
六、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其中:城镇92.4亿元,同比增长15.5%;农村44亿元,同比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41亿元,同比增长9.0%;非公制经济95.4亿元,同比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16.1亿元,同比增长13.6%;住宿餐饮业20.3亿元,同比增长16.1%。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8%;其中:出口总额8546万美元,增长9.7%;进口总额11556万美元,增长70%。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51.3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1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56亿元,同比增长28.1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88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67%;国内旅游收入63.15亿元,同比增长28.82%。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5.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5.25亿元,同比增长10.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8.66亿元,同比增长18.6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2.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6%。其中:短期贷款106.88亿元,同比增长17.23%;中长期贷款265.08亿元,同比增长20.04%。
全市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28.1%;寿险保费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12.29%;赔给付支出3.36亿元,同比增长16.4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1609所,校舍面积374.4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46.33万人,教职工2.68万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358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8.77%,在校学生1109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41万人,同比增长6.8%,在校学生3.6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76万人,同比增长3.06%,在校学生4.7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63万人,同比下降1.77%,在校学生10.58万人;小学招生3.03万人,同比增长0.07%,在校学生19.5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8%;初中毛入学率98.4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1.2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0.48%;高考上线率99.95%,录取率91.23%。
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核算科研机构5个,科研经费支出2450万元,从业人员268人,其中科技人员230人。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689人,其中:高级3151人,中级15123人,初级19897人,未评聘2518人。全年共申报科技成果7项,申报专利142项,专利授权97项。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69项,安排经费1859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安排科技经费268万元;省级科技项目62项,安排科技经费1591万元;市级科技计划31项,安排科技经费150万元。新开展科技计划项目26项。
全市共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376人,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普项目8项,安排经费145万元;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14项,安排经费130万元;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270个,会员14880人;有市级学会31个,会员22158人。全年农函大办学67个乡镇,开办了63个专业134个教学班,招收学员8170人,比上年减少4786人,减36.9%。
十、能源、环境、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能源消费总量401.1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11.0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全市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6302万元,同比增长76.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1.0%,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5.54%,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文物保护机构6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72.34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22%。
全市共举办各种运动会111次,参加人数36.6万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41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21枚。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26个,其中:医院数(含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22个;医疗机构床位数952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002张;人员数13539人,卫生技术人员9071人,其中:医生322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5人,有医生1.26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3.5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物价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256.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38万人,非农业人口47.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7.61万人。年末常住总人口25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1万人,乡村人口181.3万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5.5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农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同比增长17.7%;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5.80亿元,同比增长30.73%。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2.8%
指标名称
2013年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8
2.8
(1)食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