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4-10-05 资阳市统计局
 
服务业投资增势良好。全年完成投资4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3%。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2.9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17.2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7.0亿元,增长25.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68.9万平方米,竣工165.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分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4.6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9亿元,增长22.5%。
 
对外贸易。全年进出口总额543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8%。其中,出口总额24902万美元,下降7.8%;进口总额29428万美元,增长727.8%。
 
招商引资。全年新签约重大投资合作项目81个,投资总额1175亿元。其中,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4个;新签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2013年末,全市已有43户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资阳,投资合作项目共计60个。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遂资眉高速公路遂资段65.8公里竣工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成安渝高速公路、成都二绕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成简快速通道、省道106线资阳段竣工通车。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281.5公里,其中通乡油(水泥)路157.4公里,通村公路畅通工程1124.1公里。
 
交通运输业。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43.6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66.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15.6%;水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812万人公里,下降1.8%;货物周转量2927万吨公里,增长24.2%。
 
邮政电信业。全年邮政业务收入3.5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4.7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不包括分机)33.1万户,比上年下降13.8%;移动电话用户数24.1万户,比上年增长5.2%;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14.6万户,比上年增长4.0%。
 
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接待国内游客1857.2万人次,增长31.7%,国内旅游收入144.7亿元,增长26.7%;接待入境游客2.91万人次,外汇收入616.3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34.9亿元,增长25.1%,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72.1%,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64.9亿元,增长7.1%。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7.0亿元,比年初净增157.2亿元,增长16.9%;辖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0.5亿元,比年初净增114.3亿元,增长27.5%。
 
全市27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2.5亿元,增长104.7%。辖区4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4.6万户,全年交易量284亿元,增长44.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两基”继续巩固提高,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9%,普通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3%。2013年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6.6%。年末,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62所;有小学263所,专任教师12936人,在校学生26.3万人;普通中学307所,专任教师13449人,在校学生18.01万人。
 
科技事业。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1项。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3户,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31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82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年末,全市已建成2098个农家书屋。全年新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200余件,其中有33件在省级刊物发表。年末,全市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8个、省级43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4.2万户,比上年增加1.7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19.1万户(包括高清及互动用户),比上年增加3.7万户。
 
卫生事业。年末,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403.6万人,参合率99.8%;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个,覆盖社区居民达49.5万人;拥有市(县)级医院20个,民营医院33个,妇幼保健院(所)5个,乡镇卫生院189个,村卫生室3975个,床位18371张,执业医师3737人,注册护士4116人。
 
体育事业。全年举办市级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26项次,承办省级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3项次,参加省级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4项次。组队参加省级青少年锦标赛16项次,共获得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16枚。年末已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3处。
 
十、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全年GDP单位能耗下降4.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9.15%。截止2013年,全市GDP单位能耗较2010年累计下降15.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累计下降32.05%。
 
全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COD削减1.97%,氨氮消减3.12%;氮氧化物削减5.95%。沱江资阳出境断面水质连续12个月达Ⅲ类标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达到91.4%;204点位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55分贝。
 
年末,全市有省级及以上生态镇5个、市级生态村141个。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市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07.3万人。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
 
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9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4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帮助1456名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帮助10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全年共组织2538名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4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