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4-10-05 资阳市统计局
 
劳务输出。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63.8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7元,比上年增加2116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56元,比上年增加1048元,增长13.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8%,下降6.4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4.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8亿元,增长21.6%。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01.8亿元,增长14.2%;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02.5亿元,增长17.3%。
 
社会保障。全年为25.6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1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为63.7万人;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1万人,失地无业农民累计参加失业保险8.2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8.1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全年国有福利机构新增床位数300张,新建、改扩建中心敬老院5所,新增床位394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3.3%,五保供养标准由原来的150元/月提高到250元/月。累计救助农村对象69321人次,人均门诊救助水平204.6元、人均住院救助水平1261.9元;累计救助城市对象12359人次,人均门诊救助水平232.8元、人均住院救助水平1657.8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达到280元/月,农村低保累计人均补差达到85.3元/月。全年安置2032名残疾人就业;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全年为2106名贫困残疾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注: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资阳统计年鉴-2014》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住价格由水电及燃料、私房租赁、建房及装修材料、公房贷款物业管理构成。
 
4.资料来源:公报中水产品产量、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水务局;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局;农业机械化数据来自农业局;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商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投促局;交通方面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收入数据来自邮政局;电信业务收入、电话用户、互联网户数等通信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资阳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技项目、专利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文物保护单位、文艺作品、电视用户等数据来自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卫生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局;年末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农村劳务输出、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数据来自民政局;救助贫困残疾人数据来自残疾人联合会。
 
5.公报中农作物产量、畜牧产量相关指标历史数据因第二次农业普查作了调整,其增速为调整后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