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全市共有博物馆71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出版发行报纸7.14亿份、各类期刊5540万册、图书1.42亿册(张)。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19.5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60.20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89万个,其中,医院53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6个,乡镇卫生院9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8个。共有医院卫生机构床位数14.8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0.05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3.68万张。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14.2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1万人,注册护士5.55万人。
全年体育获国家级比赛金牌7枚,获世界级金牌9枚。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个。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31个、体育馆35个、游泳池(馆)28个。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2.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70.00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城镇化率58.34%,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都市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为490.07万人,都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为318.46万人,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为1062.04万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为821.20万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常住人口为278.23万人,分别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5%、10.7%、35.8%、27.6%和9.4%。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37‰,死亡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0‰。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0.5。
表10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2970.00
100.0
#城镇
1732.76
58.3
乡村
1237.24
41.7
#男性
1503.28
50.6
女性
1466.72
49.4
#0-14岁
487.08
16.4
15-64岁
2130.08
71.7
65岁以上
352.84
11.9
年末户籍总人口3358.42万人,比上年增加14.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4.37万人,非农业人口1344.05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6850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6元,增长9.8%。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6655元,增长8.0%;人均经营净收入2329元,增长6.7%;人均财产性收入675元,增长25.4%;人均转移性收入7191元,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14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7%,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图82009-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单位: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32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089元,增长20.2%;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136元,增长5.4%;人均财产性收入235元,增长33.7%;人均转移性收入872元,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96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图92009-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单位:元、%
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0.90万人,比上年增长8.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9.53万人,增长8.7%;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95.26万人,下降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6.76万人,增长8.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80.44万人,增长10.6%,10.2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24.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9.67万人,增长20.4%。
全年城市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5.81万人;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2.66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350元/月和200元/月,比上年增长6.0%和8.0%。
十三、移民与扶贫
三峡库区引进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33个,项目资金76.17亿元。累计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2.49亿元,发放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12亿元。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19.5亿元,比上年增长8.3%。鲁渝扶贫协作政府援助资金0.43亿元,增长2.4%。高山生态专项扶贫搬迁5.05万人,增长17.4%。全年农村扶贫对象脱贫人数36万人,年末扶贫对象165万人。
十四、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478.27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026.9毫米。新建市级森林公园2个,新造绿化林地2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1%。
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206天,优良天数所占比例为56.4%。
全市154个监测断面水质Ⅰ-Ⅲ类水质标准比例为76.0%,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82.5%。全市59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9.7%。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99人,比上年下降8.0%。其中,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87人,下降1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18人,下降11.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42人,下降10.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39人,下降8.1%。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2.39人,下降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