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3-26 郴州市统计局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6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住宅投资123.4亿元,增长8.8%;办公楼投资2.3亿元,增长44.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8.7亿元,增长58.1%。商品房销售面积430万平方米,增长18.3%。商品房销售额147.5亿元,增长15.9%。
 
五、国内贸易
 
郴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按经营地分,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27.2亿元和79.5亿元,分别增长13.1%和11.1%。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分别为92.5亿元和515.3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2.7%;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21亿元和77.9亿元,分别增长12.6%和12.3%。按商品销量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零售额居前六位的为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煤炭及制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六大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184.4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零售额的84.3%。
 
六、对外经济
 
郴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出口23.8亿美元,增长18.3%;进口21.8亿美元,增长21.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0.3亿美元,增长20.8%,其中出口5.6亿美元,增长18.5%;加工贸易进出口32.1亿美元,增长10.6%,其中出口16.8亿美元,增长10.6%。从商品类别看,天然石墨出口0.2亿美元,增长3.3%;未锻造银出口4.5亿美元,下降25.2%;机电产品出口4.8亿美元,增长8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亿美元,增长92.5%。
 
全市新签外资项目54个,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6%。签约内资项目754个,实际到位内资360.5亿元,增长15%。
 
全市新签对外工程与合作合同金额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完成营业额0.5亿美元,增长16.1%;外派劳务3978人,增长7.7%;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0.3亿美元,增长13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郴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公路水运客货运周转量423.6亿吨公里,增长16.8%。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17.6亿吨公里,增长16.8%。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35.3亿人公里,增长10.5%。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34.9亿人公里,增长10.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27.3万辆,增长12.7%;私人汽车保有量24万辆,增长14.3%;民用轿车保有量11.8万辆,增长19.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0.8万辆,增长21.8%。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2亿元,增长40.7%;电信业务总量39.4亿元,增长36.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5.5万户,下降8.3%,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8.4部/百户;移动电话用户362万户,增长6.9%,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50.4部/百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202.9万户,增长27.2%。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25家,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12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316.6万人次,增长18.7%;接待入境旅游者26.4万人次,增长5.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3.1亿元,增长23.8%;旅游外汇收入1亿美元,下降1.8%。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郴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地方财政收入171.7亿元,增长17.2%,其中,税收收入76.3亿元,增长6.4%;非税收入95.3亿元,增长27.4%。上划中央“两税”39.4亿元,下降10.8%;上划中央所得税15亿元,增长17.1%;上划省级收入14.2亿元,增长13.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6亿元,增长16.2%。其中,涉及民生支出261.5亿元,增长18.7%。
 
创建金融生态良好城市进展顺利,郴州、汝城农商行挂牌开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8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18.7亿元,增长8.5%;个人存款余额1128.4亿元,增长11.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8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5.5亿元,增长4.3%;中长期贷款余额504.6亿元,增长20.2%。
 
年末全市共有1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证券交易额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57.9%;期货公司5家,成交金额5491亿元,下降13.4%%。
 
全年保险公司各类保险保费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1.9亿元,增长11.9%;财产险保费收入10.1亿元,增长12.8%。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7亿元,增长18.7%。其中,寿险给付1.9亿元,增长35.8%;财产险赔款4.9亿元,增长1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205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3.1亿元。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万人,毕业生0.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5万人,毕业生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4万人,毕业生1.7万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8.9万人,毕业生4.7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45.6万人,毕业生6.8万人。在园幼儿16.4万人,比上年增长8.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5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各类民办学校708所。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7.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9%。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3项。全年专利申请163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7件,增长16.5%。授权专利1031件,增长10%。
 
全市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800批次,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定期抽查1280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2%。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4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14个。全市年末有各类气象台站10个,自动观测点40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全市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用户数65.3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