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三期叠加”的挑战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聚焦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新中求进、好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品质长沙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生事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开创了新局面,综合实力再上新水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民生改善收到新成效,迈出了“六个走在前列”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8.0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45.68亿元,增长11.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574.93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61.09亿元,增长9.7%。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6.4、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1.1%、3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07683元,比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0:54.3:41.7。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79.2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3.6%。
全年财政总收入100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2.80亿元,增长17.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2.40亿元,增长14.3%。
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8.9%,人均GDP为全省的2.7倍,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7.7%。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3.3%、24.8%和3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25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663元。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39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着。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涨幅提升0.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涨幅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1%,工业出厂价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6.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5%。
二、农业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193.88亿元,增长6.1%;林业增加值14.52亿元,增长5.1%;牧业增加值91.80亿元,增长0.7%;渔业增加值12.02亿元,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82亿元,增长7.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7万公顷,增长1.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4.3万公顷,增长0.8%,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80.6%;蔬菜播种面积17.0万公顷,增长1.2%;油料种植面积5.3万公顷,增长5.1%;出栏肉猪824.03万头,下降1.4%。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5689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7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73个,比上年增长35.0%;入社农户16.72万户,参与农户33.19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7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28.39亿元;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0.16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5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57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42.05亿元,增长12.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75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6%,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8%。
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8.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209种主要产品产量中,产量增长的有130种,占产品数量的比重为62.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6.7,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利润总额达594.68亿元,下降0.1%;利税总额1515.49亿元,增长6.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7.79亿元,增长42.9%。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9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税总额254.42亿元;房屋竣工面积6697.81万平方米,增长8.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3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2211个,全年完成投资2371.0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77.79亿元,增长20.6%,其中工业投资1745.3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08.36亿元,增长17.4%。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95.37亿元,增长24.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19.20万平方米,下降17.5%。全市商品房销售额928.92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26.48亿元,下降23.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20.65亿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1.42亿元,增长12.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866.07亿元,增长13.4%;餐饮收入额296.00亿元,增长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