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2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15亿元;移动业务总量36.98亿元,联通业务总量20.1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03亿元。固定电话拥有量42.28万部,移动电话拥有量544.26万部。
全年全市(不含鹿邑)旅游接待人数1680.3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677.53万人次,同比增长-4.1%;接待入境游客2.84万人次,同比增长-5%。旅游综合收入79.29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8.725亿元,增长-1.9%;旅游创汇收入912.3万美元,增长0.7%。旅行社40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12家。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共完成116.8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收17.89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0.95亿元,同比增长19.6%,增收14.9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65亿元,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8%,同比增长19.7%,增收10.15亿元。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387.64亿元,同比增长9.4%,增支33.43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1.22亿元,同比增加225.59亿元,增长13.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96.03亿元,同比增加184.41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18.34亿元,同比增加114.62亿元,增长16.3%,多增50.13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6378所,招生686209人,在校生2087186人,毕业生596344人,教职工109169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3所,招生12293人,在校学生34815人,毕业生9248人,教职工2967人;普通高中学校61所,招生79565人,在校生224782人,毕业生69519人,教职工13812人;普通初中学校539所,招生156278人,在校生461302人,毕业生134183人,教职工51334人;普通小学学校3828所,招生134768人,在校生923087人,毕业生164960,教职工5955人。
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年申请专利835件,授权专利485件,分别增长-5.2%和-1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台12座,功率3.4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功率43.75千瓦,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举办广场专场文艺晚会500多场,“千场经典教育影片展映活动”惠及观众20余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50964场,越调历史剧《大明朱元璋》等获得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明单位、文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初步统计,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003个(含村卫生室66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病床3370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1936张;卫生技术人员34925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923人,注册护士1116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1364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83个,床位10678张,卫生技术人员926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892.50万人。建标准化卫生室78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15个。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竞技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9.5枚、银牌36枚、铜牌50枚,其他名次105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136.35万人,常住人口880.49万人,出生率10.85‰,死亡率5.99‰,自然增长率4.86‰;城镇化率36.19%。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2元,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7742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6%。
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0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01亿元,同比增长49.9%;教育支出96.35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86亿元,同比增长8.0%;医疗卫生支出56.20亿元,同比增长8.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失业再就业人员3.8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0.3万人,转移就业总规模达到280万人。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达到115.7%,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34个“乡村清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3个省级生态镇、12个省级生态村、143个市级生态村创建通过验收。完成造林面积11.7万亩,城市森林工程新增绿地18.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8%。
十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全年河流断面COD累计达标率为96.7%,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氨氮达标率88.3%,较上年提高30.0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57天。全年共监测大气质量365天,其中:Ⅰ级(优)天数12天,占监测天数的3.29%;Ⅱ级(良)天数245天,占监测天数的67.1%。Ⅰ级(优)和Ⅱ级(良)优良天数共257天,优良率70.4%(以上大气数据均以API指数评价)
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形式稳中向好,各类事故起数下降18.5%,死亡人数上升4.2%,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3、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