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3-23 聊城市统计局
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一、综合
 
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8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19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909.38亿元,增长10.3%。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1:53.2:34.7调整为12.4:51.5:36.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万人,困难群体就业462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4%,低于全年3.7%的控制目标。
 
物价走势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6.0%,衣着类价格上涨4.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3.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微涨0.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4%。
 
表1:2014年聊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市到位资金8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对接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知名民营企业成果丰硕,共签订合同项目232个,计划总投资2117亿元。上海均瑶集团、汉能控股集团、红星美凯龙集团等一批全国知名民营企业落户聊城。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4.4万户,比上年增长34.8%;注册资本(金)2347.4亿元,增长40.2%;户均注册资本(金)96.3万元。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4.3万户,增长37.2%;注册资本(金)2085.4亿元,增长39.1%;户均注册资本(金)485.2万元。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4起,比上年下降1.6%;直接经济损失274.46万元,下降6.6%;死亡人数91人,下降4.2%;受伤人数264人,下降4.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经济总量依然偏小,转型升级任务较为艰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4.50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4.3%、4.5%、6.9%、9.2%。
 
设施农业稳步推进。拥有种植业设施55.59万个,增长0.9%;设施占地面积78.56万亩,增长6.3%。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猪、羊、家禽出栏分别为274.64万头、238.30万只、18080.5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4%、6.3%、2.1%;牛出栏25.90万头,下降0.9%。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54.82万吨、31.01万吨、9.26万吨,分别增长1.9%、1.8%、6.8%。
 
林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7.8万亩,林木绿化率37.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水产品总产量8.04万吨,增长6.9%;水产养殖面积13.38万亩,增长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2家,比上年增加1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轻工业增长10.4%,重工业增长12.0%;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2.1:67.9调整为30.5:69.5。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238.31亿千瓦时,增长7.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2.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表2: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工业效益增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9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利润576.74亿元,增长11.4%;利税819.92亿元,增长10.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53.8%,提高25.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689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64.9%,其中过50亿元的企业12户。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380户,增加80户,其中过亿元企业87户,增加5户。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实现产值21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94%,提高2.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实现增加值增长11.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84%,比年初提高2.57个百分点。十一个重点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41.03亿元,增长13.8%;实现利税296.48亿元,增长8.3%。
 
“4455”工程运行良好。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利税230亿元,增长8.4%。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95.18亿元,增长18.3%;利税107.13亿元,增长12.0%。五大民营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48.03亿元,增长13.6%;利税111.42亿元,增长7.9%。“1150”工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90.16亿元,增长14.6%;利税339.73亿元,增长11.8%。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市三级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32家,比上年增加2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4.63亿元,增长21.4%;竣工产值140.83亿元,增长22.1%。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价款442.94亿元,增长3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18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计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8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33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915.37亿元,增长16.1%。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引领增长,完成投资6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工业仍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完成投资1162.98亿元,增长15.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