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运输能力逐步增强。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公路总里程19141公里,其中国道648公里、省道1203公里;拥有等级公路171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2公里,一级公路1271公里,二级公路2598公里。全市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为配套的通达城乡的公路网络。全社会客运量9430万人,比上年增长1.6%,客运周转量84.7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全社会货运量14747万吨,比上年增长9.5%,货运周转量381.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2%。2014年全年保障航班5536架次,完成旅客运输量52.9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50.9%、49.3%,完成货邮吞吐量2162吨,比上年下降28.7%。全市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099万吨,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外贸663.2万吨,比上年增长49.3%。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2014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快递业务总量3.7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电信业务总量47.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国内贸易
消费增长总体稳定。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分地域看,乡村消费增速领先城镇,全年城乡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8亿元、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和14.1%。分行业看,住宿餐饮消费企稳回暖。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生活消费增长缓慢。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营类别中,居民生活消费增长乏力,食品类消费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3%,穿着类消费43.8亿元,比上年增长0.9%,日用品类消费24.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健康类消费增长较快,中西药品消费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家电、娱乐类消费55.5亿元、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8.6%。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稳中有进。2014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出口4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进口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26个、对外投资项目25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0.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9%。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2014年,全市重点开发园区在建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89个,总投资2113.1亿元,注册资本385.2亿元。坚持创新驱动。全市13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相继建成软件产业、环保装备、海上风电及装备、环保滤料、新医药、特种金属材料等1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旅游业蓬勃发展。201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1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入境游客接待量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新增4A景区3个,中华麋鹿园通过国家5A景区专家评审;先后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称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加。201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
信贷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9家,年内净增3家。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721亿元,比年初增加50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067.7亿元,比年初增加274.5亿元。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603.8亿元,比年初增加389.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135亿元,比年初增加183.5亿元。外汇存款余额4.6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7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为5.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1亿美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拥有市级专业保险机构53家,其中产险机构21家,寿险机构32家,保险分支机构及营销网点632个,保险从业人员24354人。全市实现保费收入94.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财产险26.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人身险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全市各项赔偿和给付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财产险赔付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人身险赔付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77家,全年新认定105家。524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争取科技经费超过8.2亿元。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6项、省工业支撑项目38项。全市全年申请专利19944件,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发明专利2943件,比上年下降3.7%;授权专利4549件,其中发明专利270件,比上年下降3.6%和4.6%;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5件,比上年增长25%。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14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1.6万人,在校生5.6万人,毕业生1.4万人;普通中专在校生2.5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2.7万人;普通中学273所,在校生27.2万人;小学318所,在校生42.6万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3%,在校生年巩固率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6%,在校生年巩固率99.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幼儿22.7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7.5%。全市共有教职工数8.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改造提升公共文化场所和革命遗址15个。市文化馆完成改造提升工程,市美术馆完成主体建筑,市图书馆新购数字资源16GB,新建分馆3家。大丰市作为全省农家书屋纳入总分馆建设的试点。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原创现代大型淮剧《小镇》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淮剧《祥林嫂》被评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开展“盐渎风”全民读书活动。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工作,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致力打造平安文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