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30 武威市统计局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实现旅游总收入31.75亿元,增长27.35%。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亿元,增长12.7%,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88亿元,增长13.4%;乡村实现零售额43.7亿元,增长11.2%。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18.86亿元,增长18.84%,其中,批发业销售额97.37亿元,增长11.4%;零售业销售额121.49亿元,增长26.5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0.95亿元,增长20.08%,其中,住宿业营业额5.33亿元,增长15.34%,餐饮业营业额35.62亿元,增长20.82%。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2%,化妆品类下降4.39%,金银珠宝类下降44.6%,日用品类增长45.5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96%,中西药品类下降1.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6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5%,汽车类增长11.39%。
 
外贸: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当年获批、当年建成运营,甘肃首列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顺利开通。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68万美元,增长69.5%,其中:进口755万美元,增长326%;出口3213万美元,增长48.5%。
 
七、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6.68亿元,增长15.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18亿元,增长20.8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2.06亿元,增长12.82%;地税部门完成11.62亿元,增长23.72%;财政部门完成8.5亿元,增长19.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2亿元,增长22.36%;非税收入8.98亿元,增长18.7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9.61亿元,增长12.15%。
 
金融: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04.58亿元,增长16.4%;各项贷款余额527.95亿元,增长32.26%。月末余额存贷比为74.93%。继续扩大惠农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发放“双业”贷款5.85万户、76.9亿元,累计达9.58万户、128.53亿元;“双联”贷款1.82万户、14.45亿元,累计达3.65万户、27.17亿元。
 
证券:全年股票交易额达到97.6亿元,增长50.5%。
 
保险:全市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3.19亿元,增长25.26%。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4.34亿元,增长29.16%;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8.85亿元,增长23.43%。累计赔付支出及满期年金给付3.2亿元,增长9.5%。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1.58亿元,增长3.3%;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36亿元,增长20%;人身险公司满期年金给付1.26亿元,增长14.5%。
 
八、科学、教育
 
科技: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14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30项,市级72项;组织鉴定各类科技成果7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教育:年末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049所,减少49所,在校(园)学生(幼儿)303839人,减少8322人。其中:高职院校4所,在校学生17956人,增加1253人;中等职业学校18所,在校学生16245人,减少1013人;普通高中23所,在校学生53307人,减少1493人;初级中学116所,减少3所,在校学生65947人,减少3685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小学661所(教学点102个,完小559所),减少72所,在校学生106260人,减少5345人;幼儿园224所,增加28所,在园幼儿43983人,增加19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99.9%、巩固率99.97%、毕业率99.9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为91.2%(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比率67.16%,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比率24.0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14年,全市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文物保护机构13个,乡镇文化站93个,图书馆4个。有广播电视台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5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69%。
 
卫生:年末全市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140个,床位8874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5420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614人,其中临床执业(助理)医师5473人;每千人拥有医师3.02人,每千人拥有床位4.89张。全年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7843例,报告死亡5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29.86/10万,死亡率0.27/10万。
 
体育: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68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30枚,铜牌18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扶贫开发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81.36万人,比上年增加0.34万人,人口自增率为5.33‰。其中,城镇人口61.68万人,乡村人口119.68万人,城镇化率达34.01%,提高1.67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36元,较上年增加1668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62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834元,较上年增加871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77元,增长12.4%。
 
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全年新建续建新农宅示范点69个,建成新农宅2.6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2.28万户;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3万套,基本建成2.75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840户。
 
社会保障: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8428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75965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8066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76156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人员64761人,收缴失业保险费4695.06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1888人,累计失业保险金支出1565.74万元。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2.96万人,参保率达98.7%,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
 
社会救助: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4.82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20.38万人,农村五保供养1.041万人。年末全市有福利院5所,在院人数1069人,民办养老机构3所,拥有床位275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191个,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6300张,在院人数54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