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持续走弱的不利局面,市委、市政府准确研判,积极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针对全市经济发展实际,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全年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7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5.8%。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3.2%,金融保险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10%,房地产业增加值7.94亿元,下降10.1%。人均GDP为101955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2:75.56:22.62调整为1.63:69.80:28.5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5.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5.95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6.99万人,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数19032人,比上年增长22%;全市个体工商户人数23106人,比上年增长1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29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与上年持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250人。
物价: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12499.98吨,比上年增产2.46%。其中,夏粮产量2500吨,减产7.41%。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万亩,比上年增加0.03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0.6万亩,比上年增加0.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04万亩,减少0.02万亩;薯类种植面积0.14万亩,增加0.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1万亩,增加0.12万亩。
年末大牲畜存栏0.62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3.73%;牛存栏0.55万头,增长5.19%;羊存栏5.12万只,增长12.75%;猪存栏2.52万头,增长3.2%。牛、羊、猪出栏分别为0.1万头、3.06万只和3.2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99%、13.8%和3.7%。
全年肉类总产量2991.86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牛肉下降3.3%、羊肉增长14.15%。绵羊毛产量93.94吨,增长18.84%。全年水产品产量185吨,比上年下降0.12%。
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7.5吨,下降35.66%;水果产量4664.99吨,减产5.75%;蔬菜产量19.34万吨,增产4.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6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04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1%,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2亿元,下降0.2%;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7.31亿元,增长12.3%。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6.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5.87亿元,增长11.4%。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生铁产量562.5万吨,比上年增长5.4%;粗钢产量687万吨,增长5.1%;钢材产量665.3万吨,增长5.7%;电解铝产量109.4万吨,增长25.9%;铝材产量29.4万吨,增长18.1%;发电量108.3亿千瓦时,增长44.21%;牛奶24428吨,增长0.14%;水泥产量207.8万吨,下降8.1%;铁合金产量31.7万吨,下降7.6%;葡萄酒1453.7千升,下降22.7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9%;其中,市属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3.03亿元,增长28.63%。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3亿元,增长94.81%。
五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6.2%;实现利润总额5.32亿元,下降34%。
建筑业: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11亿元,比上年增长78.32%;第二产业投资72.42亿元,下降1.31%,其中工业投资67.65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投资50.71亿元,增长78.53%。
房地产开发投资2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5%,其中住宅投资17.63亿元,同比下降5.83%。房屋施工面积233.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2%;房屋竣工面积3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7%;商品房销售面积56.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3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
交通运输:全市公路运输业实现客运量6029.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6%;旅客周转量91553.25万人公里,增长23.71%。货运量7356万吨,增长17.26%;货物周转量119980万吨公里,增长16.24%。历时四年建设,作为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的兰新高铁第二双线(又称兰新高铁、兰新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实现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的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年末新建铁路投产里程(高铁)490公里,实现客运量187.6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3%;货运量890万吨,比上年增长1.6%。受进疆航班停运影响,民用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31.45万人次,下降11.03%,货邮吞吐量1194吨,增长19.4%。机动车保有量48614辆,比上年增长9.13%,个人汽车拥有量36299辆,比上年增长19.62%。
邮电通讯:按2010年价格计算,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6亿元,增长34.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5亿元,增长19.21%;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36亿元,增长9.6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0.46亿元,增长11.44%;快递业务量(收寄)51.73万件,增长44.05%,快递业务量(投递)281.27万件,增长81.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99万户。其中:城市9.79万户,农村0.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24万户,3G移动电话用户21.3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6.61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