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增长28.51%。旅游人数450.48万人次,增长26.04%。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43天,比上年减少0.02天;客房出租率为44%,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78亿元,下降10.1%;汽车类零售额8.25亿元,增长25.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3.72亿元,增长8.2%;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0.15亿元,下降5.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28亿元,增长0.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276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出口总值为5969万美元,增长3.54倍;进口总值为26793万美元,下降67%。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5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7%。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82亿元,增长3.2%。其中,增值税2.99亿元,增长29.4%;营业税2.57亿元,下降27.8%;企业所得税0.71亿元,下降29.6%;个人所得税0.23亿元,下降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06亿元,下降2.2%。其中,公共服务支出2.88亿元,增长1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4亿元,增长13.4%。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4.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6%。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0.87亿元,增长12.0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98.87亿元,增长15.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06亿元,增长11.7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8.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7.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7%。
保险:全年保费收入51368.8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26139万元,增长8.63%;寿险收入252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4%。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安排市级科技费900万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3项,其中:工业类18项,农业类19项,社科类16项。获得国家、省立项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5项,市级科技成果2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9000万元。
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招生866人,比上年下降2.1%,在校学生2867人,下降11.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0人,下降6.1%;普通高中招生2074人,下降1.89%;初中学校招生2837人,下降5.81%;普通小学招生2549人,下降8.8%;特殊教育在校35人,增长2.94%;幼儿园在园幼儿7666人,下降3.81%,成人高等教育(电大)招生1011人,下降12.4%。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24万册,比上年增长0.83%。一千万以上的电视发射塔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5%,比上年增长0.1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45%,比上年增长0.16%。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8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759张,卫生技术人员24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44人;注册护士1157人。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66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2人。
体育:全年举办全市性体育竞赛活动10次,参加比赛人数11830人;参加省级比赛3次。获得各类奖牌21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2枚,铜牌7枚。
2014年7月26日至27日,在嘉峪关市东湖生态园景区,承办“甘肃银行杯”嘉峪关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暨全国冠军杯赛、全国业余铁人三项积分赛。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3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增长2.46%,人口增长率居全省首位。其中:男性为12.61万人,占52.26%;女性为11.52万人,占47.74%。人口出生率为10.09‰,全年出生0.2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37‰,死亡0.1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72‰。城镇人口22.54万人,城镇化率为93.41%。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4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17152.95元,增长9.76%;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6.39%。
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9.4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73.42元,增长10.9%;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04%。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88万人,增长2.6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5万人,增长4.9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57万人,增长2.2%;参加失业保险5.38万人,增长3.61%;参加工伤保险6.8万人,增长1.43%;参加生育保险7.14万人,增长15.64%;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71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256人,比上年下降19.57%;农村五保户供养51人,比上年增长15.9%。
全市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7个,“12345”民生服务热线公众诉求受理12658次,比上年增长1.61倍;居家养老服务注册老人17580人,比上年增长4.46%;居家养老服务单量455886单,比上年增长23.48%。
十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全市从事环保工作人员97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监测人员58人,噪声功能区类别为4类,噪声功能区面积172.05平方公里,一年内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6天。
全市气象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个,年平均气温8.2度,比上年偏高0.7度,年平均降水量72.2毫米,比上年偏少17.7%,气象自动观测站点1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