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29 濮阳市统计局
图3:2014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18.43亿元,比上年下降5.2%;民间投资894.82亿元,增长26.3%。第一产业投资48.39亿元,下降9.3%;第二产业投资670.67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投资396.72亿元,增长20.8%。
 
全年工业投资67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448.95亿元,增长17.4%;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投资174.6亿元,增长62.6%;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201.97亿元,增长50.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住宅投资73.86亿元,增长22.7%。房屋施工面积818.36万平方米,增长4.8%,其中,住宅684.86万平方米,增长3.3%。房屋竣工面积107.92万平方米,下降11.6%,其中,住宅89.96万平方米,下降19.4%。商品房销售面积224.31万平方米,下降21.1%,其中,住宅214.59万平方米,下降19.8%。
 
全年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591个,完成投资844.6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濮阳班德路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年萜烯树脂项目和4万吨/年DCPD加氢树脂项目、北京汇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汇源牧场建设项目、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控股公司濮阳五洲城一期商贸城建设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榆林-济南输气管道配套工程项目、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长链二元酸系列项目、濮阳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濮阳县金堤河湿地公园项目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新增生产能力:新建公路269.38公里,改建公路206.46公里,输电线路长度155.00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9.1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3.00万吨/日,机制纸浆4.80万吨/年,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制造0.48万吨/年,化学纤维0.22万吨/年,白酒0.75万吨/年,棉纺锭21.60万锭,轮胎内胎450.00万条/年。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9.9%,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104.3%。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500.60亿元,增长41.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08亿元,增长6.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2.60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3.40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43.50亿元,增长14.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2.50亿元,增长7.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0%,日用品类增长9.9%,中西药品类增长1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5%,家具类增长51.9%,化妆品类增长22.5%,金银珠宝类增长39.0%,汽车类增长2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3%,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8.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54亿美元(含进入保税区的数据),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出口总额6.82亿美元,增长12.7%;进口总额0.72亿美元,增长20.5%。机电产品出口1.80亿美元,增长40.7%。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个。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7亿美元,增长25.0%。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76.60亿元,增长20.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完成合同额6.90亿美元,营业额7.10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7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3公里。全年公路、铁路货物运输量3944万吨;货物周转量1580936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417万人;旅客周转量329903万人公里。石油管道输气量增加0.2%,石油管道输油量下降0.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邮政业务2.22亿元,增长0.1%;电信业务32.28亿元,增长26.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90.20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3.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1.0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1.00万户,增长24.8%。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15.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78万人次,增长4.1%;接待国内游客513.42万人次,增长13.2%。旅游总收入7.79亿元,增长15.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11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处。星级酒店12个,旅行社42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59.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4.25亿元,增长11.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1.36亿元,增长21.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1.64亿元,增长7.2%;中长期贷款余额211.60亿元,增长36.8%。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2.44亿元,增长42.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64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1.55亿元。全年赔付12.4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4.88亿元,人身险赔付7.5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23万人,在校生0.81万人,毕业生0.3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63万人,在校生5.15万人,毕业生1.7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8万人,在校生6.56万人,毕业生1.98万人。初中学校招生5.89万人,在校生17.54万人,毕业生4.2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61万人,在校生37.74万人,毕业生5.90万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4.10亿元,资助困难学生3.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