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是平顶山市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建市以来最严重旱情,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加快转型这条主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着力推进“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8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46.6亿元,增长9.0%,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682.5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1.2亿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986元,同比增长8.1%。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2%,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10.1:59.5:30.4变化为10.2:57.9:31.9。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1%。八大类商品消费价格指数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1%,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2.4%,烟酒类下降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8%。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75个,失业人员再就业3.9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就业1.18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5.4万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119.7亿元,林业产值7.0亿元,牧业产值100.4亿元,渔业产值4.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0.2%、7.2%、5.9%、7.5%、7.5%。
全年粮食总产量128.5万吨,下降17.5%,其中夏粮79.5万吨,秋粮49.0万吨。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1193吨,增长7.8%;油料总产量9.3万吨,下降23.5%;蔬菜瓜果类总产量218.8万吨,下降13.5%;烟叶总产量2.3万吨,下降29.7%。
全年肉类总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21.1万吨,增长5.1%;禽蛋产量9.3万吨,增长3.0%;奶类总产量20.8万吨,增长9.4%。生猪存栏207.4万头,下降0.2%;山绵羊存栏84.5万只,下降1.5%。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34.4万头,比上年下降31.4%,其中牛存栏32.7万头,下降31.5%。水产品产量4.4万吨,比上年下降0.5%。
全年造林面积4196公顷,其中新发展经济林2118公顷,零星植树701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667公顷次。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千公顷,新打机电井1072眼,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8.6万台和3.9万辆,分别增长0.2%和下降0.2%;全年农村用电量85403万千瓦小时,增长7.5%;化肥施用量(折纯)28.6万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2624.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工业增加值682.5亿元,增长9.5%,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增加值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9.2亿元,增长4.9%;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6.3亿元,下降1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8.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2.2亿元,增长11.0%。
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增速居前的行业为:金属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9.9亿元,增长6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6.1亿元,增长34.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9.9亿元,增长23.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195.7亿元,增长14.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12.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见表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产销率98.1%,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税238.1元,增长4.8%,其中利润143.3亿元,增长4.1%;亏损企业72家,比上年下降4.0%;亏损企业亏损额10.4亿元,比上年下降42.7%;亏损面为11.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4.1亿元,比上年增长9.0%。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房屋施工建筑面积105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竣工面积42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9.3亿元,增长17.6%,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亿元,下降8.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0.9亿元,增长3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2.0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6.4亿元,增长14.0%。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38.7亿元,增长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61.9亿元,增长2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8.9亿元,增长31.9%。
2014年,全市在建投资项目136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72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2210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761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974亿元,同比增长21.2%。民间投资和产业集聚区投资拉动作用明显。2014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980.6亿元,增长14.9%,占全市投资比重达81.1%,九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608.7亿元,增长24.1%,高于全市投资增速6.5个百分点。G311徐西线叶县十里铺至鲁山八里仓段改造工程、光明路北延、凌云路南延、白鹭洲城市湿地公园提档升级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孟平铁路复线、平顶山湛河治理工程、S234平顶山G207至宝丰县城段改建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