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4-25 博尔塔拉州统计局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38项,比上年减少6项。其中: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增加2项;组织实施自治区级科技项目53项,增加11项;组织州级科技项目31项,减少26项。登记科技成果14项,减少1项。评定州级科技进步奖9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4个,乡镇场文化站21个。广播电视台4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其中1千瓦以上的4座。本州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6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8.04%。有线广播电视入户数52183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40.58%,与上年持平。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53%。销售体育彩票金额4442万元,比上年下降5.4%。
 
年末有档案馆5个,开放各类档案10604卷,增加4279卷。全年共出版各种报纸250.32万份,比上年增长9.9%。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492个,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医院15个,与上年持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4个,增加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个,增加3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增加4个;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272个,增加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7个,减少3个;门诊部14个,增加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妇幼保健院(站)4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4个,均与上年持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7个,增加3个。年末实有床位2229张,比上年增加16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30人,比上年增加144人,其中:执业医师828人,增加12人;执业助理医师253人,增加14人;注册护士994人,增加40人。
 
举办了新疆第八届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首次引进企业冠名,迈出了市场化运作步伐。组织参加自治区第十三届全运会,荣获29金18银19铜,是建州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全州新增3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施阿敦乔鲁考古发挖项目,新发现大型家族排墓。
 
圆满完成了自治州60年大庆暨“那达慕”草原节、环湖赛、第四届职工运动会等系列大型文体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乡村百日文体竞赛、广场文化节、文体志愿者赴基层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托布秀尔音乐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项目。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州水资源总量为23.9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60万立方米,总供水量16.31亿立方米,年增长3.2%,人均占有水资源4847.4立方米,增长1.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3.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安全饮水普及率97.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博乐、精河、温泉年平均降水分别为165.2毫米、86.2毫米、183.6毫米,分别比上年偏少47.3%、40.0%、53.0%,阿拉山口年平均降水和141.7毫米,比上年偏多2.1%。
 
博乐市城市面貌持续改善,9座城市桥梁全部完工,17条城市道路投入使用,开屏湖、青得里河、博尔塔拉河三大水系初具形态,南北城实现有机融合。多方融资5亿元支持阿拉山口市基础设施建设,精河县、温泉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9375吨,比上年增长12.0%;工业烟(粉)尘排放量4444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374吨,下降18.0%;工业废气处理率93.9%,下降2.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8%,下降2.5个百分点。博乐市城市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占97.8%,比上年下降0.02百分点,三级天数占2.2%。全州各县市城镇地下水以三类为主。
 
城市污水处理率95.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比上年提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50.1分贝(白天),下降0.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值65.5分贝(白天),下降0.2分贝。
 
全年荒山荒地造林总面积3656公顷,比上年下降29.6%。其中:人工造林1656公顷,下降41.4%;封育面积2000公顷,下降14.3%。全州有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271.8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2950.8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12%。赛里木湖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阿拉山口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州生态功能建设实现全覆盖。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38起,比上年上升19.9%,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起,减少50%;道路交通事故(生产经营性)40起,下降21.6%;火灾事故592起,上升24.4%;农机事故5起,上升66.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28元,比上年增长9.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345元,增加1029元,连续三年增收1000元以上。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8.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0.72平方米,增加3.28平方米。
 
实施180项“两大一小”工程项目,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投入3.32亿元,建设廉租住房704套、公租房1728套,棚户区改造4804户。投入4.16亿元建设安居富民工程5990户。投入8641万元改造国营农牧场危旧住房1263户。投入1.0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0公里。投入77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1.3万农牧民受益。投入4862万元完善农村电网。投入4779万元新增天然气用户1.2万户。投入2400万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28个。争取扶贫项目资金50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763户2632人实现脱贫。
 
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2万人,比上年增长2.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5万人,增长2.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76万人,下降1.8%;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5万人,增长2.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66万人,增长4.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9.65万人,参合率105.6%,比上年提高6.21个百分点。
 
最低生活保障救济4.65万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城市3.18万人,下降2.2%;农村1.47万人,下降2.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1334人,增加1.5%。社会福利院(收养单位)12个,增加3个,床位1196张,增加14.7%,收养人数923人,增加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