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速世界石油城建设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打造世界石油城战略目标不动摇,大力加强高品质城市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提质、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有效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7.5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719.8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66︰84.93︰14.41。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2.64亿元,增长12.8%;林业增加值1.06亿元,下降10.1%;畜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0%;渔业增加值0.06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11.5%。
三、工业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88.6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持平。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其中,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5.8亿元,增长0.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4%;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8亿元,下降13.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0.7亿元,下降4.6%;实现利税总额407.1亿元,下降4.4%,其中,税金310.8亿元,增长35.9%;利润总额96.3亿元,下降51.2%。
四、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34.8亿元,比上年下降20.8%。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95.8亿元,下降20.3%;地方项目投资139.0亿元,下降21.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3亿元,下降62.9%;第二产业投资245.9亿元,下降14.4%,第三产业投资88.6亿元,下降34.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38.5亿元,下降14.1%。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8.0亿元,比上年下降22.9%。房屋施工面积545.7万平方米,增长18.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45.3万平方米,增长15.6%。房屋竣工面积168.8万平方米,增长55.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6.1万平方米,增长63.1%。商品房销售面积149.0万平方米,下降2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0.5万平方米,下降26.8%。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全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05.7亿元,下降26.6%。竣工产值63.0亿元,下降7.2%。
五、邮电、交通、旅游
邮政业务总量5479万元,比上年增长2.7%;邮政业务收入6558万元,下降4.1%。电信业务收入61473.3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6.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11.6万户。
全市备案登记快递企业43家,比上年增长53.6%。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4.4万件,增长37.4%;快递业务投递量415.3万件,增长76.9%;全年快递业务收入3089.6万元,增长61.8%。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1.2万辆(包括三轮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9.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1万辆,增长13.7%。全市共有城市公交汽车503辆,城市公交线路39条。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5.32亿元,增长8.0%。入境旅游人数4705人次。其中,外国人3887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18人次。
全市旅游企业369家,其中旅行社16家;星级饭店1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1家);社会宾馆216家;景区景点36家;“农家乐”81家;滑雪场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9613人。拥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13个,其中,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2个。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2亿元,增长19.6%。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4亿元,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4亿元,增长2.2%。
从销售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5.5%,书报杂志类增长5.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4.2%,通讯器材类下降23.8%,金银珠宝类下降18.3%,日用品类下降18.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4%,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9.3%,汽车类下降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8%。
全年一般货物进出口额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4.2%,其中,出口0.8亿美元,下降62.2%;进口4.3亿美元,下降23.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7%,拉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8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57.6%。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5亿元,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66.1亿元,增长13.2%。在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分别增长29.7%、27.3%、9.5%和6.8%。
地方财政支出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9亿元,增长17.5%。其中,交通运输、文化体育与传媒、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增幅分别达88.6%、80.1%、56.6%和4.9%。
年末在辖区内银行业机构7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0.7亿元,比年初减少217.7亿元,下降19.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22.2亿元,下降27.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6.5亿元,增长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