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288.72亿元,同比增长9.9%,比年初增加2550.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174.05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年初增加2598.22亿元。
年末,全省境内证券公司3家。各类证券营业部179家(含外地公司在陕西的营业部),比上年增加23家。期末证券开户数248.1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32万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额23096.30亿元,比上年增长48.9%。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7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财产险160.00亿元,增长16.7%;人身险316.75亿元,增长13.0%。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85.15亿元,增长8.7%;人身险赔付支出94.60亿元,增长36.4%。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共有高等学校9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80所,另有独立学院1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30.64万人,在校学生109.96万人;研究生招生3.22万人,其中科研单位205人,在学研究生9.87万人,其中科研单位712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24万人,在校学生17.63万人。
全年中等职业院校招生13.53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7.71万人。
全省共有小学6574所,招生40.50万人,在校学生226.40万人;普通中学2220所,招生63.94万人,在校学生196.82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分别为99.89%和99.83%。
全省共有幼儿园6970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132.76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52所,在校残疾儿童7582人。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2462项,其中,农、林、牧、渔业217项,采矿业84项,制造业447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2项,建筑业40项,批发和零售业1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6项,住宿和餐饮业1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5项,金融业2项,房地产业1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88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6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5项,教育24项,卫生和社会工作271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项,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4项。
全年签定各类技术合同25963项,合同成交总额639.98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9894项,成交金额320.02亿元;技术转让合同330项,成交金额25.02亿元;技术咨询合同797项,成交金额41.05亿元;技术服务合同14942项,成交金额253.88亿元。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57512件,其中发明专利24399件,实用新型专利16067件,外观设计专利17046件;专利授权量总计22820件,其中授权发明4885件,实用新型15405件,外观设计2530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省共有图书馆114个,文化馆122个。
全年出版报纸87种、7.04亿份、43.78亿印张;出版各类杂志267种、5636万册、4.01亿印张;出版图书9516种、1.84亿册、14.92亿印张。全省拥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9个,馆藏710.98万卷、253.37万件,其中省档案馆馆藏66.36万卷(册)、10.51万件。
全省共有省级广播电视台1座,市级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西安、咸阳、延安、榆林、安康、商洛6个市两台合并),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
全省拥有卫生计生机构37247个,其中医院977家,社区服务中心(站)589家,卫生院1610家,村卫生室25969个。共有床位19.90万张,其中医院病床15.50万张,卫生院病床3.10万张。共有卫生人员33.6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30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7.60万人,注册护士9.70万人。
全年我省运动员参加世锦赛、世界杯获得金牌7枚、银牌2枚;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金牌10枚、银牌10枚,破1项亚洲纪录;仁川亚运会获得金牌8枚、铜牌2枚;第二届夏季青奥会获得金牌6枚、银牌1枚。
全年体彩销量突破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5%。
十二、水利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建设投资23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226.4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850.62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35.31千公顷,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39.06千公顷,堤防长度累计9112.46公里。已建成水库1092座,总库容90.0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11座,库容为49.61亿立方米。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86处,有效灌溉面积813.60千公顷,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64.53万人。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89.81亿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57.85亿立方米,工业供水14.02亿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12.75亿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2.6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2.52亿立方米。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8.09万吨,比上年削减3.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0.58万吨,削减7.0%,其中机动车排放量17.02万吨,削减5.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0.49万吨,削减2.8%,其中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25万吨,削减2.8%,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95万吨,削减1.6%。氨氮排放总量5.82万吨,削减2.2%,其中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4.31万吨,削减1.8%;农业源氨氮排放量1.48万吨,削减1.3%。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965起,比上年减少893起,下降9.1%;死亡1879人,减少140人,下降6.9%。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0起,减少8起,下降28.6%;死亡65人,减少57人,下降46.7%。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1起,与上年持平;死亡13人,增加3人,上升30.0%。
十四、人口
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775.12万人,比上年增加11.42万人。其中,男性1948.83万人,占51.62%;女性1826.29万人,占48.38%,性别比为106.71(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出生人口38.18万人,出生率10.13‰;死亡人口23.60万人,死亡率6.26‰;自然增长率3.87‰。城镇人口1984.58万人,占52.57%;乡村人口1790.54万人,占47.43%。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4.10%,15-64岁人口占75.93%,65岁及以上人口占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