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重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大环境,着力营造小气候,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9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4.6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19.88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0.98亿元,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921元,增长9.1%。
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5.2:46.8:38.0。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4、1.1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7%、44.3%、49.0%,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4.4、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7%,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2%。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67万人,完成率1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1万人,完成率107%;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12万人,完成率109%;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4.08%。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1.07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73.06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31.73亿元,增长8.5%;牧业产值232.75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39.64亿元,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增长12.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9.37千公顷,增长1.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3.8千公顷,增长2.1%;油料种植面积216.61千公顷,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07.91千公顷,增长4.7%。粮食总产量330.84万吨,增长2.9%;出栏肉猪983.73万头,增长2.0%;出栏牛13.59万头,增长3.0%;出栏羊62.52万头,增长3.9%;出笼家禽10452.24万羽,增长-3.4%;水产品产量28.24万吨,增长4.0%。
农民专业合作社2789个,增长48.27%;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16.37万人,增长36.0%,专业大户20708户,增长10.0%;家庭农场1141个;耕地流转面积250.25万亩。
全市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7.76亿千瓦时,增长3.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0.44万千瓦,增长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979.50亿元,同比增长9.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长2.5%,重工业增长11.5%。规模工业的六大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0.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7.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2%。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9.5%,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生产中:原煤产量550.21万吨,下降31.2%;发电量63.15亿千瓦时,下降6.2%;饲料151.29万吨,下降8.5%;水泥999.82万吨,增长3.1%;钢材116.29万吨,下降17.7%;变压器9728.11万千伏安,增长3.2%;十种有色金属31.20万吨,增长0.3%。
全市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6.1%;高技术产业增长32.6%,分别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8个和23.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长得到抑制,全年增长6.0%,较上年减缓1.3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7.18,降低29.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69.92亿元,下降2.0%;利润89.17亿元,下降10.4%。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390.17亿元,增长10.8%;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40.38亿元,增长1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94.05万平方米,增长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00.18万平方米,增长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67.01亿元,增长22.9%。其中,城镇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628.72亿元,增长22.8%;国有投资540.96亿元,增长41.4%。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2151个,增长13.2%。
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21.09亿元,增长13.1%。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03.02亿元,增长4.5%,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5%;制造业投资682.45亿元,增长3.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58.14亿元,增长40.4%。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62.13亿元,增长54.1%。其中,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民生、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7.6%、58.6%、128.3%、107.7%。
全市2014年施工项目共有2555个,本年投产项目2171个。亿元以上项目247个,完成投资482.2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7.3%。民间投资1178.79亿元,同比增长17.5%。
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38.29亿元,增长24.2%。商品房销售面积390.65万平方米,增长1.6%。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51亿元,增长1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23.14亿元,增长16.3%。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22.2%,家具类增长28.8%,文化办公类增长18.9%,通讯器材类增长14.5%,汽车类增长27.6%。
全年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环比上涨0.3%。其中,食品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3%;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0.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进出口总额180.81亿元,增长60.8%。其中,出口120.13亿元,增长53.6%;进口60.68亿元,增长77.3%。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7.45亿元,增长40.2%,其中出口额49.97亿元,增长48.7%,进口额37.48亿元,增长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