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4-02 宁德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70人,比上年增加90人;全市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68万人,减少0.16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2.21万人,增加0.02万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2.38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109张,办理收养登记153件。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57个,社区服务站18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1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10人,在校生986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11人,在校生19331人,毕业生8821人。普通高中招生1.57万人,在校生5.08万人,高中入学率93.56%。初中招生2.74万人,在校生8.03万人,初中三年巩固率98.0%。普通小学招生4.11万人,在校生20.20万人,毕业生2.75万人,小学入学率99.99%。特殊教育在校生30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34万人,入园率96.23%。全市已审批设立民办幼儿园达272所。
 
图112010-2014年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全市拥有省级创新型企业2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科技型企业222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优势企业10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2名专家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1人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全市专利授权1168件,比上年下降9.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2件,比上年增长25.9%。
 
全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2件,驰名商标总数达34件,居全省设区市第四位,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新增福建省着名商标31件,总数达225件;新认定宁德市知名商标46件,总数达436件。新核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54件,继续居全国设区市前列。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4451件。全年共免费、减半检定计量器具3.41万台件,39家41项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福鼎白茶”、“宁德大黄鱼”入选全省首届“十佳地理标志商标”。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剧场6个,影院1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年末广播电台1座(市级),中波广播转播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1座,广播节目9套;电视台1座(市级),电视节目2套,电视发射转播台9座。有线电视用户47.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7.6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7.0%;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7.6%。全市拥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分别列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三位和第二位。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70个(不含计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9个,卫生院106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24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14人,注册护士6166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2696张,比上年增加632张。海云工程项目三期新增项目覆盖点256个,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行政村(人口在800人左右)的村卫生所,累计布点894个。项目所涉及村卫生所形成并有效管理电子健康档案78.84万份,累计为8.46万人进行了28.36万次各类医学检查。
 
在国际大赛中,闽东籍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全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共有10所,全年参加指导员培训人数(公益性)200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9.66万亩,“四绿”工程建设11.14万亩,封山育林22.37万亩,森林抚育3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8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3%。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9.49万亩,其中人工荒山造林7.30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2.18万亩。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造林面积7.86万亩。
 
全市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01.06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02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8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0%。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县级以上)34个,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5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9%。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5个、省级生态县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50个。
 
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为51,优良天数比例为99.4%,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降水PH均值为4.91,酸雨频率57.8%;降尘量均值为每平方公里4.88吨,优于省推荐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段、敖江双口渡水质状况良好,功能达标率为100%;城市内河水质功能达标率为87.5%;古田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综合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4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9.7分贝,质量级别均为较好。
 
全年影响我市热带风暴(台风)有3个。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0.89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0.6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0.47万亩,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5.68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4起,比上年下降20%,受害面积14.2公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0起,比上年下降19.7%;死亡54人,下降11.5%;受伤120人,下降17.2%;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下降2.8%、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3人,比上年上升9.8%;工矿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4人,下降12.5%。?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新口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