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4-02 漳州市统计局
漳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
 
2015年3月19日
 
一、综合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总户数136.63万户。全年出生人口10.11万人,出生率为20.47‰,死亡人口2.05万人,死亡率为4.15‰,自然增长率为16.3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66.8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8%,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根据常住人口推算,全年出生人口6.99万人,出生率为14.1‰,死亡人口3.37万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7.3‰。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5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5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00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907.84亿元,增长9.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685元,增长10.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263.84亿元,比上年增收26.05亿元,增长11.0%;其中税收收入231.73亿元,比上年增收25.90亿元,增长12.6%。上划中央收入94.85亿元,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8.99亿元,比上年增收14.13亿元,增长9.1%。全年公共财政支出272.97亿元,增长4.1%。其中,教育支出完成50.71亿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7.24亿元,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4.37亿元,增长9.2%,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1.56亿元,增长12.2%,住房保障支出完成7.79亿元,增长20.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6.10亿元,增长22.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1.18亿元,增长31.9%。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44.29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328.77亿元,增长5.4%;林业产值23.90亿元,增长10.5%;牧业产值58.24亿元,下降3.8%;渔业产值200.44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95亿元,增长9.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1.69万亩,比上年减少2.5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9.31万亩,增加0.4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4.48万亩,减少1.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4.47万亩,增加4.80万亩;茶业种植面积43.85万亩,增加0.57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53.12万亩,增加1.70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0.60万亩,减少0.2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69.13万吨,比上年减产0.2%。其中,夏粮产量27.64万吨,减产1.1%;早稻产量23.82万吨,减产2.0%;秋粮产量34.34万吨,减产0.1%。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46.56万吨,减产2.5%;甘薯产量12.82万吨,增产4.7%;大豆产量1.93万吨,增产7.1%;马铃薯产量2.98万吨,与去年持平。
 
全年油料产量4.26万吨,增产6.1%;甘蔗产量25.32万吨,减产12.9%;蔬菜产量279.52万吨,增产5.4%;茶叶产量6.16万吨,增产3.1%;水果产量313.87万吨,增产8.8%;食用菌产量30.47万吨,增产8.3%。
 
全年肉类总产量26.27万吨,比上年减少4.0%。其中,猪肉产量21.49万吨,减少5.4%;牛肉产量0.43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0.05万吨,增长11.7%;禽肉产量4.22万吨,增长2.2%。年末生猪存栏152.63万头,减少19.4%;生猪出栏282.74万头,减少6.1%。禽蛋产量1.83万吨,减少7.6%。牛奶产量0.53万吨,减少12.2%。
 
全年水产品产量169.47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69.22万吨,增长5.2%;远洋捕捞水产品产量0.25万吨,填补了我市远洋捕捞水产品没有产量的空白。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0%;集体企业增长20.9%,股份制企业增长15.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6%;私营企业增长6.7%。轻工业增长9.9%,重工业增长24.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纺织业增长20.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5%,汽车制造业增长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5%。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4.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76亿元,增长20.7%;集体企业0.32亿元,增长10.3%,股份制企业168.71亿元,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5.29亿元,增长29.7%;私营企业92.61亿元,增长4.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9.24亿元,增长2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2.27亿元,增长1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81.86亿元,增长21.5%;农户投资52.99亿元,增长9.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5%;第二产业投资895.55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1091.88亿元,增长23.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住宅投资336.17亿元,增长38.5%;办公楼投资9.39亿元,增长4.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2.63亿元,增长16.3%。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5.52亿元,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01亿元,增长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