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02 芜湖市统计局
 
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9.6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2.7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568.41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50亿美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5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跨江发展。全年江北产业集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4.6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3.69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8.4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05.86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97亿美元。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铁路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桥接线、江北产业集聚区和大龙湾起步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创新型节能材料、天盛伟业新能源、中晨照明、双钱轮胎二期等工程加快推进;商合杭铁路、芜湖民用机场获批立项。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06.71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5.70亿美元。
 
五、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572.67亿元,增长13.4%;乡村零售额60.04亿元,增长13.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52.21亿元,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0.54亿元,增长12.0%。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进口总额14.73亿美元,下降1.7%;出口总额49.74亿美元,增长26.6%。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35.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1.2%。从产品出口地区看,对欧洲出口7.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1%;对亚洲出口26.0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4%;对北美出口8.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8%。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2811.5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785.2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13.78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6069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65家;星级饭店32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26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27处,其中4A级及以上7处。成功举办各类会展65个。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1.77亿元,比上年增长8.7%。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7439万人,比上年增长13.0%;公路货运量12078万吨,增长11.3%。铁路客运量495.71万人,增长3.0%;铁路货运量156.66万吨,增长9.8%。水路货运量19005万吨,增长0.3%。港口货物吞吐量1.08亿吨,增长16.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24.32万吨,增长18.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0.26万标准箱,增长39.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8.47万辆,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6.67万辆,增长18.6%。民用船舶拥有量4146艘。公路里程955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156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44公里,一级公路221公里,二级公路578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2亿元,增长4.3%;电信业务总量32.45亿元,增长9.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1.28万户,比上年减少9.34万户;移动电话305.72万户,新增31.3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为140.54万户,新增34.64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62.50万户,新增3.57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22.95亿元,比年初增加146.9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124.45亿元,比年初增加14.50亿元;个人存款1159.1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7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82.60亿元,比年初增加232.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06.84亿元,比年初减少46.57亿元;中长期贷款1216.82亿元,比年初增加196.19亿元。年末外汇存款余额130656万美元,比年初增加52638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25272万美元,比年初减少43372万美元。社会融资总量4677.68亿元,比年初增加586.74亿元。全市完成直接融资201.73亿元。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人身险19.84亿元,增长19.7%;财产险15.81亿元,增长17.6%。赔款及给付支出14.50亿元。其中,人身险5.74亿元,财产险8.76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其中国家级4个,新增省级13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3个,其中国家级10个,新增国家级2个,省级13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国家验收。院士工作站18个,新增6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1家,其中当年新认定80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93个,其中当年新认定355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73家,其中新增和升级共35家;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面积达39.6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个。芜湖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4项,其中国家项目79个;全年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3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24项;获各类科技奖54项,其中省级以上20项。专利申请量17066件,其中发明专利9364件;专利授权量8934件,其中发明专利85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57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4件,当年新认定华亚(塑胶)、馨源(海绵)2件商标;省着名商标227件,当年新认定(包括再认定)63件。中国名牌产品7个,省级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169个。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6万人,在校学生15.97万人,招生5.14万人,毕业生4.54万人;普通中学211所,专任教师1.5万人,在校学生15.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5.3万人;小学412所,专任教师1.2万人,在校学生18.8万人;幼儿园467所,在园儿童8.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48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馆藏图书179.12万册,其中市区藏书90.25万册;档案馆12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12.47万卷。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85%,有线电视用户60.1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7.62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8项。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3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110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35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30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48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165.24万份,其中《芜湖日报》970.14万份,《大江晚报》2195.1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