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7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7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31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7所,乡镇卫生院61所,门诊部25所,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318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卫生监督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8所,专科防治机构7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1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7198张,其中医院14488张。卫生技术人员1924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7400人,注册护士8594人。
体育。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国内外重要赛事中共获得奖牌212枚,其中金牌103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83人,审批二级运动员127名。全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69次,参加活动人员13万人次。销售体育彩票2.54亿元。参加第十三届省运会获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二,成功举办中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博览会,承办2014年四国青年男篮交流比赛、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等赛事。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0平方公里。全市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2835公里,拥有公交车2160辆,新增282辆;拥有出租车4974辆,其中市区3525辆。公共自行车投放1.2万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80万吨。城市天燃气供气总量27978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19.64万人;液化气家庭用量1.46万吨,用气人口9万人。城市气化率100%。全年居民用电量15.99亿千瓦时。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4.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9平方米。拆迁改造市区棚户区177.52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2个。
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5个,其中二级站1个。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25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9.3%。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长江和青弋江干流芜湖段水质分别以Ⅱ类和Ⅲ类水质为主。森林覆盖率达到18.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61.7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城镇化率60.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公安户籍人口384.51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人口中,男性人口198.61万人,女性人口185.9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9‰,死亡率6.9‰,自然增长率5.0‰。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7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消费支出13504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97平方米。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4元,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16390元,增长10.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5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6元,增长12.2%;人均消费支出9606元,增长9.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43平方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2%,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5%,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2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万人。就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5%。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万人,比上年增加1.2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2万人,增加2.1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2万人,增加1.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7万人,增加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7.1万人,增加2.1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2.8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2.54万人,参合率达100%。有6.4万城镇居民、8.4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市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1040元/月,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676元/月,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1717元/月。
全市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07个,床位1.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0.9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2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4473.9万元。直接接收慈善捐款281.9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邮电业务总量统计口径调整为各邮政电信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