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5-08 辽源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4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投资41.28亿元,增长17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7.6%;第二产业实现投资348.92亿元,增长16.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64.3%。其中工业实现投资324.76亿元,增长18.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9.9%;第三产业实现投资152.11亿元,下降0.1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28.0%。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实现投资19.99亿元,比上年下降54.6%。房屋施工面积352.8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5%,其中新开工面积38.4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9.3%;房屋竣工面积59.08万平方米,增长80.6%;商品房销售面积21.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6%。全年累计资金到位额31.98亿元,下降21.4%。资金来源主要是以自筹资金为主,占比高达63.4%。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05亿元,增长12.8%。按城乡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80亿元,增长14.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5亿元,增长1.5%。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6亿元,增长8.1%;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9亿元,增长14.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为24.7%,比上年减少3.3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2014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45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3%,比全省2.1%的平均增速高9.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总值13907万美元;实现进口总值10597万美元。
 
201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0亿美元,增长2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3亿美元,增长10.0%。省外招商引资完成493.64亿元,增长21.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可比价增长9.8%。全市公路总里程4559.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873公里,一级公路195.787公里,二级公路524.974公里,三级公路73.931公里,四级公路3614.205公里。2014年新建公路243.419公里。
 
2014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174万吨,比上年增长11.0%,货物周转量435815万吨公里,增长15.2%;公路旅客运输量2157万人,增长7.3%,旅客周转量128509万人公里,增长10.46%。铁路旅客运输量62.7万人,同比增长2.3%;铁路货物发送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8.2%。
 
截至2014年末市区内共有公交车377台(319.9标台),万人拥有6.77标台;出租车1201台,万人拥有25.43台。
 
2014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8.22亿元。全市固定电话21.09万部,下降1.4%;移动电话116.82万部,增长8.0%。邮政业务总量9440.51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营业收入11027.25万元,增长0.6%;全年发送信函?185.21万件,下降5.1%。
 
2014年,来我市旅游人数达186.57万人,同比增长17.1%,占全省的比重为1.6%。旅游收入24.80亿元,增长22.2%,占全省的比重为1.4%。
 
八、金融和保险业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2.13亿元,比年初增加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05.07亿元,比年初增加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324.10亿元,比年初增加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中长期贷款108.08亿元,比年初增加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超出各项存款余额增速8.8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级保险经营主体1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8家,寿险公司8家。所辖县、区机构财险13家、寿险14家。实现保费收入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08亿元,增长21.9%;寿险保费收入8.20亿元,增长35.8%。累计赔款和给付金额1.72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财险赔款1.38亿元,下降22.8%;寿险给付0.34亿元,下降15.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4年,全市共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5项,批准91项,项目批复率为72.8%,共争取国家、省支持资金4728.5万元,争取省级专利资金补贴项目19项。全市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在全省设立首个地区级市长奖--“辽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出“市长奖”10名;“鼓励奖”21名;“耕耘奖”8名;“摇篮奖”3所;“优秀组织奖”8家。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45件,其中发明36件、实用新型73件、外观设计36件。全市拥有院士工作站3个。
 
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院校608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所,招生2808人,在校生7938人,毕业生250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院校11所,招生793人,在校生3813人,毕业生3852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17734人,毕业生6517人;初中56所,在校生28065人,毕业生8672人;小学319所,在校生51966人,毕业生9526人;幼儿园208个,幼儿2078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11人,在校生113人,毕业生34人。全市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2.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文化馆4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覆盖率达96.5%,电视覆盖率达97.0%。
 
截止到2014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055个。其中,市县级医院12个(不含企业、民营医院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村卫生室488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810人,其中执业医师2380人,同比增长3.4%,执业助理医师350人,同比下降1.1%,注册护士2769人,同比增长12.2%。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643张,同比增长3.3%。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524台,同比增长14.8%;全年医疗总收入10.3亿元(指医疗机构的医疗收入或事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9%。总支出11.97亿元(指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事业支出、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4%;全年诊疗人次426万人次,同比增长8.9%。